近年來,江口縣緊緊圍繞“一業帶三化”發展戰略,以梵凈山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厚重的佛茶文化為依托,打造多元化的高品質茶葉。
繼2011年江口梵凈翠芽榮獲2011中國(上海)國際茶業博會覽會中國名茶評選為特別金獎后,2012年參評的“梵凈翠芽”、“武陵藤茶”和“頁巖珍珠”在上海國際茶葉博覽會、重慶國際茶葉博覽會名茶評選中再次奪得特別金獎,排名全國十大綠茶系列前五名。凈園翠芽、江口梵天素心白茶、梵錦江口翠芽3個品牌獲銀獎。
目前建成有梵宇茶業有限公司、凈園春茶業有限公司、浩龍茶葉有限公司、閔孝鎮陽雀坳等茶葉加工廠8家,引進省內外茶業企業42家,已注冊32家,發展茶業專業合作社18個,新建年產100噸以上的茶葉加工廠3家。已取得“武陵藤茶”、“夜郎村”、“梵境素心白茶”、“頁巖珍珠”、“凈園春”等茶葉商標。茶產量達911.5噸,總產值突破5000萬元大關,為茶農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連日來,筆者行走在怒溪鄉駱象村、壩盤鄉都村村,看到漫山遍野的茶樹郁郁蔥蔥,茶園邊的土地里,隨處可見農民施肥、栽植茶苗的忙碌身影。
江口從2007年發展生態茶產業開始短短的五年間,優質茶種植面積從當初的0.48萬畝發展到現在10.53萬畝,平均每年以2萬畝的速度遞增。茶農人均收入每年以50%的速度遞增,該縣茶產業一路風光,凱歌高奏,實現了農業產業發展中少有的撐桿跳。
2007年,江口縣提出將茶產業辦成一個衣食萬戶的朝陽產業之時,國內已有眾多知名茶葉品牌占山為王,貴州省內各傳統產茶區也紛紛發力,江口從沒有一畝成型的茶園開始,以超乎尋常發展思維,出臺了《關于加快生態茶產業發展意見》,編制了《十年規劃》,隨后成立了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思路理順了,組織協調機構得到明確。立足當地實際,發動一切力量發展茶產業,成為該縣茶葉發展的首要著力點。
該縣按照“聚焦茶果蔬,大上茶項目,扶大茶企業,做大茶產業”的思路,縣財政每年列支800萬元補助和獎勵茶農種植茶葉,加快茶產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社發展,加大茶企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壯大生態茶園和茶葉加工廠建設,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茶園建設熱潮。
2012年,市政府下達江口縣2.3萬畝茶園建設任務,截至目前,該縣已完成茶園建設任務4.35萬畝,茶葉無公害認證面積從2008年的3000畝增加到現在的9.3萬畝。形成了以安吉白茶、龍井、福鼎大白、大紅袍、金觀音等國家級良種為主的搭配科學合理的品種布局。該縣茶產業發展的軌跡,為18萬農民描繪出了一幅漂亮的農家小康圖。
來源:江口縣農牧科技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