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五步曲”
“寧國的山核桃熟了!”這幾天,有著中國山核桃第一鄉的寧國市南極鄉的山民可忙壞了。采摘、脫殼、晾曬,為了搶收掛滿枝頭的山核桃,他們起早貪黑地忙碌著。但望著滿目金燦燦、即將給自己帶來可觀收入的山核桃,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近日,為了了解這讓很多人想起來都流口水、身價不斷攀升,每年都為寧國“狂掙”幾億的山核桃“廬山真面目”,記者特地來到寧國市南極鄉,對這里正在進行山核桃采摘的山民和山核桃加工場進行探訪。
家家戶戶門前“黃澄澄”
當天,記者來到南極鄉南極村時,正是中午時分,雖然天氣有些悶熱,但村子里很少能看見人。“都上山打核桃去了。”一位老人說。
記者在村子里轉了轉,幾乎每家門前屋后都被黃澄澄的山核桃占滿。現年48歲的楊建軍師傅告訴記者:“以前這山核桃幾毛錢一斤都賣不掉,沒想到現在它不光成了全國各地的搶手貨,而且還成了我們山民發家致富的‘法寶’。”“我們村幾乎每家都能收干籽好幾千斤,多的更是上萬斤不等。按照去年21~23元/斤來算的話,每家都有幾萬到二十幾萬不等的收入。”
打山核桃師傅日入200元
從小在南極村長大的梅國奎告訴記者,南極村每家都有很多核桃樹。因為山核桃的采摘時間比較短,所以每家都要請人幫忙。梅國奎說:“你可別小看打山核桃,這可是項技術活。”因為核桃樹大都在三四層樓高,且都位于陡峭的山坡上,所以不光要求打核桃的師傅會爬樹,而且也要他身手靈活,基于這些原因,現在請一個師傅,每天至少200元,但即便這樣,因為打山核桃的風險極大,愿意做的人還是極少。
采訪當天,已經45歲的劉小紅師傅正在搖搖欲墜的枝頭敲打著核桃。“師傅,小心!”“沒關系!我們已經習慣了。”已經打山核桃快20年的劉師傅告訴記者,原先打山核桃每天只有幾塊錢,現在隨著山核桃身價的不斷翻番,他們的工資也迅速攀升。“現在比在你們城里打工強多了。”
今年總產值將達到8億元
已經做山核桃加工多年的梅國奎介紹,山核桃加工一整套程序下來要經過七八道工序,如漂水、蒸煮、炒制、入味等。有些工序看似簡單,但實際并不容易。如為了能讓自己炒制的山核桃香脆可口,配料就調制了幾十種。
來源:安徽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