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菜價持續上漲。綜合各方信息不難發現,今年降溫速度快、幅度大、范圍廣,抗冷能力本來就不強的菜農無法及時應對罕見的寒冷天氣,蔬菜生長緩慢,有些地區甚至出現蔬菜凍死現象,供應量減少,而蔬菜需求具有剛性特點,供不應求,導致菜價一漲再漲。此外,北方降雪偏多,南方多陰雨天氣,也加大了蔬菜的生產、運輸成本,成為菜價上漲的重要推動力。
除了不可抗拒的天氣因素,專家認為,近年來不斷增加的生產成本也拉動了菜價上漲。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到2011年,蔬菜總成本年均增長18.55%,其中,雇工工價年均上漲14.18%,化肥價格年均上漲15.21%,機械作業費上漲21.06%。一片“漲”聲下,菜價上漲并不意外。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去年12月,全國蔬菜價格環比上漲17.5%,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上漲約0.46個百分點,約占cpi環比總漲幅的57.5%,也就是說,在0.8%的cpi環比總漲幅中,近60%來自菜價上漲的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蔬菜價格較高,但考慮到今年持續多日的寒冷天氣,目前的菜價漲幅并不算高。在冷冬的氣候背景下,菜價一路上揚可以說是一種必然。2012年11月下旬以來,全國平均氣溫僅為-3.8℃,創28年來最低值;華北平均氣溫更達到-7.4℃,為42年來最低,部分地區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關于未來春節期間的菜價情況,我認為,蔬菜供應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菜價的漲跌,如果低溫雨雪天氣持續下去,菜價還將面臨很大的上漲壓力;如果寒冷天氣結束,氣溫較快回暖,蔬菜采收量增加,菜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定寰:如果未來一個月內氣溫出現回升,蔬菜供應量會增加,但因為受春節需求的拉動,蔬菜的消費數量將增加,蔬菜經銷商也希望增加一些利潤,蔬菜的價格可能不會降,而將呈現平穩走高的態勢,春節前國內蔬菜價格還會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我們現在的蔬菜種植大多使用傳統方式,受氣候影響大。現在很多發達國家在開發使用現代化的溫室大棚,溫度控制更加智能,能夠穩定實現高產量。但這種溫室前期投資較大,菜農單獨建設,資金壓力大。政府可以制定相關政策,支持引進一批現代化溫室,保證蔬菜供應長期穩定化。
來源:光明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