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臘月門,市民們就開始忙著搜羅各種年貨,海鮮作為島城居民平時必不可少的美食,更是置辦年貨的首選。隨著年關臨近,各種海鮮也應聲漲價。我們每年吃的年貨海鮮從哪里來?從產地一路來青后價格是如何變化的?購買海鮮應注意什么?記者走進城陽批發市場,一一為居民打探。
探訪
“嗅著”年味海鮮熱銷
不論是南方、東北還是進口海鮮,只要不是鮮貨,進入島城后第一站就是冷庫。位于城陽批發市場北側的西元莊冷庫,是附近規模較大的冷庫之一。記者在市場看到,這里停滿了前來接貨、送貨的車輛,浙江的、河南的、威海的……全國各地的車輛匯聚于此,一片繁忙交易的場面。
市場一角,幾名工人正在忙著切割刀魚,切片、包裝、裝盒,很快一條條刀魚進了精美的禮盒。“這是企業預訂的,快過年了,給員工發福利。”見記者好奇,一名工人說,每年的八月十五和春節,是海鮮銷售最旺的季節,從進入臘月門開始,大量企業和二級批發商紛紛來進貨,就拿他們正在制作的刀魚禮盒來講,每天的銷售量在千斤以上。
“現在剛進臘月門,一天海鮮的銷售量在3噸左右,比平時略高,還遠遠沒有達到高峰。”從事海鮮批發20多年的張先生說,按照往年的經驗,過了小年,每天的銷售量要在10噸以上。
年貨海鮮提前儲備
“冷庫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保證一年四季的海鮮供應。”張先生說,作為一級批發商,每年都有幾個集中進貨時期,一般來講,都是根據不同魚種大量捕撈的時間確定,那時魚的質量好,而且價格相對便宜,這個時候,大批從南方買進,放在冷庫保存,等市場缺貨的時候,再出售給二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再賣給零售戶,這樣一級級進入百姓餐桌。所以,居民在一年四季都能吃上不同時令的海鮮。
“與往年一樣,最近幾天,銷售最火的年貨海鮮還是要數鲅魚、刀魚和黃花魚這幾種。”張先生說,其中,刀魚、鲅魚都是野生的,黃花魚有野生的,也有養殖的,凡是超過七八兩的,全部是養殖的。
海鮮進青身價翻番
來源:青島早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