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7日下午,50節散糧專用車滿載3000噸玉米,從位于吉林省松原市的華糧集團松原糧庫啟程,于1月21日凌晨抵達座落在湖南省岳陽市的華糧集團城陵磯港口庫,由華糧集團承擔的國家“東北地區鐵路散糧車入關試點”----散糧鐵路入關專列“吉林松原--湖南岳陽”線正式開通。
開通散糧鐵路入關專列,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國家有關部委為推進糧食“四散化”運輸,提高我國糧食流通的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步驟。糧食“四散化”運輸(即散裝、散儲、散運、散卸),是國際上通行的現代化糧食物流方式,發達國家普遍采用這種方式。隨著東北地區糧食產量逐年增加,內陸對東北地區糧食需求旺盛,市場廣闊,我國糧食物流“北糧南運”的格局進一步強化,目前每年從東北地區約有3000萬噸糧食通過鐵路以包糧方式運往內陸銷區。
與傳統的包糧運輸相比,散糧運輸有著極大的優勢:一是優化糧食流通作業流程,提升糧食流通效率。采用散糧運輸可以省去產區的“灌剪縫”作業和銷區的“割包”作業,減少包糧運輸的兩個重要作業環節,優化糧食流通作業流程。另外,包糧運輸的裝卸環節多以人力為主,勞動強度大,裝卸效率低下,使用散糧運輸可以實現全程機械化、自動化,大幅度提高糧食物流中轉效率。從試運行情況看,散糧專列運行均實現了24小時之內整列裝卸(隨著設施的進一步完善,時間還能大大縮短。
二是節約大量人力、物力等社會資源。目前勞動力緊張、勞動成本高是很多糧食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傳統的運輸方式對于企業的運營成本無疑是一大考驗,散裝化運輸可以有效減輕企業的人工成本。同時,散裝運輸不必使用原料包裝物,減少了包裝物的消耗。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