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羅非魚可不便宜,差不多跟豬肉一個價了。”昨日下午去市場買菜的陳阿姨看著羅非魚的標價說道。據了解,今年南寧市的羅非魚不僅價格上漲,數量也有所減少。據悉,這與羅非魚不耐寒,養殖戶在天冷前已銷售大批羅非魚以及羅非魚養殖規模縮減有關。
a 走市場 魚價漲市民連稱吃不起
“今天想做道紅燒羅非魚,沒想到羅非魚都漲到6塊錢一斤了,快吃不起了。”在五里亭菜市水產檔一攤位前,打算買羅非魚的黃阿姨看到價格后,隨即改買了草魚。記者看到,在五里亭菜市水產檔,約有10來家賣淡水魚的攤位,僅有3家攤位賣羅非魚,價格在4.5元/斤至6.5元/斤之間。
在一家魚攤前,10來條羅非魚正活蹦亂跳的在魚池里竄來竄去,據估計每只羅非魚約有1.5斤。“這批羅非魚剛剛運到,新鮮、個頭也大,每斤6.5元。”攤主大姐熱情地招呼,“羅非魚不耐寒,現在天氣寒冷,每次去進貨都不敢進太多,萬一賣不完被凍死就虧大了。”攤主有些無奈。
旁邊一個魚攤前,不大的魚池里擠滿了羅非魚,但是個頭都比較小,有一部分魚兒已翻身浮在水面上,不見動彈。“天冷了,魚受不了冷就翻身了,但你放心,它們還沒死,5元一斤!”攤主連忙解釋。記者伸手試試池子里的水溫,的確有些涼。
b 訪農戶 提前賣掉不耐寒羅非魚
天冷導致羅非魚價格上漲,養殖戶養殖的羅非魚貨源情況又如何?“其實,在天氣變冷之前就已賣掉大批不耐寒的羅非魚。”高新區安寧街道路西村羅非魚養殖戶潘會源說,他家養了50畝的羅非魚,去年10月份已將大批羅非魚賣掉,當時收購價5元/斤。
潘會源總結過去一些經驗,2012年初,引進20畝抗寒的奧尼品種,并于冬季前賣掉大批羅非魚,剩下越冬的羅非魚數量減少,再加上提高魚塘的蓄水位,使得魚塘的水溫較為適宜羅非魚生存。因此,雖然今年低溫天氣連番來襲,但損失并不大。“去年損失高達七八萬元,今年一兩萬元。”他說。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