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喆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往年春節前是魚翅供應旺季,但是今年受到假魚翅事件影響北京很多海鮮市場魚翅店鋪關門歇業,魚翅銷售市場較之前蕭條了很多。
在北京南城比較出名的京申海鮮市場,原本很多出售魚翅和所謂的合成魚翅的店鋪現在基本上都不賣魚翅了,這些店鋪有的改賣海參等其他的高檔海參干貨,有的店鋪甚至直接關門停業,回家過年去了。僅余下的大概3、4家還在出售魚翅的店鋪,也基本處于一種賣不動狀態。有些店主還表示說有些冤枉,之前被媒體曝光的假魚翅主要是酒店和餐飲企業直接的一個銷售行為。但是在海鮮市場,這些店鋪在賣魚翅的時候已經標注了哪些是所謂的合成魚翅,哪些是真正的魚翅,而且價格也有明顯差別,不過還有一些商家比較樂觀,認為等一兩個月以后假魚翅的風頭過去,北京魚翅銷售市場能夠恢復元氣。
據專家介紹,所謂假魚翅、合成魚翅根本就不是魚翅,或者跟魚沒有什么直接關系,它主要是用粉絲或者凝膠來做成一種冒充魚翅樣子和口感,但是這樣一種成本不到幾塊錢的合成魚翅,最終以幾百甚至上千塊錢一份的價格被端上餐桌,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種欺騙。同時,營養專家也指出,即便是真正的魚翅也并沒有人們想象的營養豐富,在檢測中甚至發現魚翅產品中的重金屬汞和鉻含量都遠遠超過正常的食品,這些重金屬一旦被人體攝入的話很難被分解代謝,長期攝入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