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片起了好多新房子,很漂亮呀!”1月16日,國家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到柳江縣三都鎮里貢村蔬菜基地調研時,看到村莊菜地邊一排排拔地而起的新房不由自主地稱贊起來。“這是我們的香蔥樓 。 ”里貢村民委黨支部書記韋樹校告訴韓長賦,以種香蔥出名的里貢村光種菜年人均收入就有7000元,近幾年全村700多戶已有超過一半的人家建起了新房。
近年來,柳江縣逐步建成了幾個較具特色的蔬菜產業群帶 :以百朋 、進德 、成團為中心的雙季蓮藕產區,以進德 、白沙 、土博為中心的茄果類蔬菜基地,以成團大榮為中心的大白菜長廊,以拉堡 、基隆為中心的葉菜標準化生產和訂單蔬菜生產基地,以里雍為中心的頭菜種植加工生產基地,以三都 、土博 、百朋 、里高為中心的生姜生產帶,以三都為中心的四季豆 、蔥蒜類生產基地等 。這些基地供應了柳州市場60%以上的葉菜類蔬菜,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鼓了農民的錢袋子 。
目前,我市已建立3000公頃(4.5萬畝) 常年保障性蔬菜基地,按市區消費人口135萬人計算,人均2.2平方米(0.033畝),超過了市區消費人口人均2平方米(0.03畝)的要求 。2012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9萬公頃(135.1萬畝) 、產量178萬噸 、產值33億元 。其中秋冬菜面積6萬公頃(90萬畝),食用菌種植面積達1400萬平方米 。全市蔬菜產品產量因此不斷增加,供應充足 、品種豐富,以往“春淡 ”和“夏淡 ”的現象基本消失。全市城市居民每日可供應蔬菜達到1.32公斤/人,遠遠高于0.5公斤/人的標準。
根據《柳州市“菜籃子 ”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十二五 ”期間,我市將采取各種有力措施,加快推進新一輪“菜籃子 ”工程建設,籌集資金約36.5億元,重點抓好菜 、肉 、蛋 、魚 、牛奶等產品的生產供應,及其價格穩定與安全保障。到2015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9.67萬公頃(145萬畝),產量200萬噸,比“十一五 ”期末分別增加12% 、21%。建設和完善約3333公頃(5萬畝)城市蔬菜標準化保障基地,保證市區230萬人口每人每天消費0.5公斤蔬菜;建設可栽培80公頃(1200畝)蔬菜的季節保障性集約化育苗大棚100個及一批其他農業設施,解決災害性天氣造成的暫時性缺菜;建設和完善1000萬平方米食用菌基地 、1.33萬公頃(20萬畝)地方優勢特色蔬菜基地,統籌保障城區“菜籃子 ”供給,擴大外銷量,增加農民收入。(香菱)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