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濱州市的大霧天氣總是散了又來,光照不足、棚內溫度下降加上濕度大等原因,導致大棚蔬菜發育異常、產量下降,同時也給蔬菜運輸帶來影響。價格雖因產量下降而略有上升,但杯水車薪,還是讓農民收入大幅減少。惠民縣李莊鎮馮馬村種植大棚蔬菜的村民們就遭受此劫。
大霧持續近一月 大棚蔬菜產量下降60%
今年進入1月份開始,濱州市頻繁出現大雪及大霧天氣,這給大棚蔬菜的生長帶來一定的影響,惠民縣李莊鎮馮馬村種植大棚蔬菜的村民們苦不堪言。“大棚蔬菜生長的必要條件是光照和溫度,而大霧的出現正好讓這兩個條件都無法得到滿足,今年的黃瓜長得奇形怪狀的,產量也大幅下降。”村民馮崇偉說。
馮馬村在村主任馮崇寶的帶領下,現在已經建成14個種植黃瓜的蔬菜大棚,每個棚3.75畝,正常情況下預計這一季一個棚產量能達到五萬斤,“現在一個棚也就能產2萬多斤,減產一半還多,14個大棚算下來,整體損失60%。”馮崇寶告訴記者,正常大棚里中午時分溫度最高,在32℃左右,但在大霧天氣里,沒有陽光,棚內溫度就上不來,加上低溫造成地寒,“現在大棚里溫度也就20℃,黃瓜生長極其緩慢。原來這時候就該到黃瓜的盛果期了,現在還不如初果期時摘得多。”
記者在其中一個大棚中看到,受連續大霧的影響,這里的黃瓜長得“奇形怪狀”,本該處于盛果期的黃瓜,一根藤上能長3、4個黃瓜,可現在只有一個甚至有的藤上一個也沒有。而且結的黃瓜也是比正常黃瓜短、頭大。馮崇寶表示:“持續大霧天氣造成棚內濕度大,因為沒有陽光,達不到適宜溫度也不能通風,所以黃瓜病蟲害也比較厲害。”
大霧阻礙交通 運輸難導致蔬菜滯銷
大霧天氣不僅影響蔬菜的生長及產量,同時也給運輸帶來麻煩。今年以來受大霧影響,濱州市高速公路多次被封。高速的封閉導致了運輸的不暢,使得一些蔬菜無法及時外運,部分蔬菜只得市內自銷,造成部分蔬菜滯銷。
來源:齊魯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