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霧霾籠罩著新發(fā)地批發(fā)市場,來自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大卡車把市場塞得滿滿當當。廂式輕卡、面包車在縫隙中穿來穿去。帶著方言的普通話與汽笛聲混雜在一起。
國務院日前發(fā)布由發(fā)改委同工業(yè)部、農業(yè)部等16個部門共同制定的《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要求嚴格執(zhí)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fā)“保障近期蔬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wěn)定的緊急通知”。
綠色通道暢通嗎?蔬菜從田間到走向餐桌,運輸環(huán)節(jié)會讓蔬菜的身價提高多少?減免措施又會讓蔬菜價格降低多少?記者為此展開了調查。
第一環(huán)
出京空駛的運菜車依舊收費
一車五六十元
早上8點,王軍站在車旁,雙手在胸前交叉插在衣袖里。拉著白菜的貨車停在雙橋新發(fā)地批發(fā)市場中,等待著買家。
2012年,河南人王軍“入行”開始賣菜。他的攤位在雙橋新發(fā)地市場。入冬后,跟其他同行一樣,王軍的生意隨著客流量的減少而蕭條起來,即便這樣,他依然每隔三四天就從河北拉一車大白菜進京,每車一萬多斤。他的收菜地點是河北省玉田縣。
從河北到北京,一車一萬多斤的大白菜,王軍要投入400多塊錢的成本,“主要是油費,剩下的就是過路費。”王軍所謂的過路費是空車回河北時要交的。去北京的時候享受綠色通道的優(yōu)惠,不用交過路費;但從北京回河北的時候是空車,還得交50塊錢的過路費。
此時,這車菜的“身價”也已經跟著漲了,“裝車的時候6毛一斤,拉到北京賣的時候就得7毛多了。”
菜販趙進忠是從天津運菜到北京,在他的印象中,不收過路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管從天津、河北還是河南進菜,走綠色通道都不用交過路費了。”
所謂的綠色通道是設在收費站的專用通道,對整車合法運輸鮮活農產品車輛給予“不扣車、不卸載、不罰款”和減免通行費的優(yōu)惠政策。2010年12月1日起,綠色通道擴大到全國所有收費公路,而且減免品種進一步增加,目前主要包括新鮮蔬菜、水果、鮮活水產品,活的畜禽,新鮮的肉、蛋、奶等。
今年的《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中提出,嚴格執(zhí)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
來源:北京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