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電子競買還是掛牌交易,山東煙臺蘋果在2012年的銷售轉型,最終目的是實現蘋果直銷。從而突破局限的銷售期,降低高昂的運輸成本,在國內蘋果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新一年煙臺蘋果將如何延續電商銷售路?在品牌建設中全市還將有何大動作?
在煙臺蘋果被推上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即將半年之際,請跟隨記者走進“第一個吃螃蟹的”棲霞市宇冠果品公司,找尋答案。
直銷價比地頭收購價高1元
1月30日上午9點,記者抵達棲霞市宇冠果品保鮮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交收管理部總經理林義杰介紹,春節臨近,煙臺蘋果在交易平臺連日暢銷,銷量超過了100箱,為平時的3倍以上。
沿著叉車移動軌跡,向廠區西北角行進,很快就抵達了該廠包裝區。這其中,一排排在海鮮加工廠常見的白色泡沫箱格外讓人“陌生”。“這個就是咱們為了方便運輸果品,而專門訂購的包裝箱。”林義杰指著分排兩邊的泡沫箱介紹,這箱子能在運輸中更好地保存果品免于受傷。
登錄電子平臺交易,渤商所對果品交收部分有特別要求,其中一項即為要求果品損耗控制在5%以內。“剛開始那會兒,果品運輸損耗厲害,我們根據客戶投訴和建議,逐漸完善改進,最后才確定長期使用這種包裝。”林義杰說。
電子和網絡銷售路,煙臺蘋果有過嘗試,但均在運輸成本方面“碰壁”,銷往部分偏遠地區甚至運費還要高于蘋果本身的價格。“走的量少的話,確實不合算。量多可降低整體成本,這樣算來仍有利可圖。”林義杰說,公司運出一箱蘋果的價格為20多元,就目前二級紅富士100元/箱的競買價來算,一斤果品售價仍在3.5元左右,這比地頭收購價高出了1元,比上海部分超市售價便宜了2元以上,實現了消費者和果農的雙重收益,這是其它蘋果產區所不具備的,也將是以后煙臺蘋果面對競爭的重要砝碼。
根據初步統計,煙臺蘋果買方以廣東和福建兩地最多,與傳統銷售賣地一樣,只是賣的方式不同。林義杰介紹,現在,只要一箱打底,我們就賣,一切為了擴大市場,吸引購買人群。
庫存煙臺蘋果僅3個月銷售期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