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圖為蘇玉芳正在品味產品的味道把每一種乳品都當成藝術品,讓消費者喝到放心乳品的同時,體會愉悅 有人喜歡牛奶的香甜,有人喝奶為了健康?!? 看罷,蘇玉芳把樣品放在鼻前輕輕嗅聞,“這個樣品的酸度偏高。
人物心語
把每一種乳品都當成藝術品,讓消費者喝到放心乳品的同時,體會愉悅
有人喜歡牛奶的香甜,有人喝奶為了健康。對乳品評鑒人員而言,“喝牛奶”則屬日常工作。在伊利集團技術中心工作多年的蘇玉芳就是這樣一位乳品評鑒師。
1月8日上午9點,蘇玉芳披著一身寒氣走進評鑒室。在她的操作臺上,10個樣品杯整齊地擺成兩排,分別裝著10個不同風味的樣品。10個樣品都是乳白色,嗅之氣味香甜,外行難辨差別。蘇玉芳告訴記者:“這10個樣品,酸、甜等口味的屬性強度不同?!?/p>
說完,她拿起第一個樣品,按照一看二聞三品的順序,先來“察顏觀色”。“主要觀察樣品的組織狀態和色澤,無雜質,色澤為乳白或乳黃色者為正常狀態。”
看罷,蘇玉芳把樣品放在鼻前輕輕嗅聞,“這個樣品的酸度偏高。”她皺了下眉頭,放下手中樣品。記者十分好奇,拿起該樣品聞了又聞,只覺一股香甜之氣撲鼻而來……蘇玉芳說,乳品評鑒中的“聞”是有技術方法的,要集中精神先輕嗅,再細聞。而后,她又拿起一個樣本,讓記者試聞。按照她提示的方法,果然覺得這個樣品的整體味道有了層次。蘇玉芳嗅聞后表示,這個樣品偏甜。按照編號,她把評鑒結果記錄在案。
“品奶”是最后一關。蘇玉芳先后兩次品嘗杯中牛奶,每回都是輕輕啜飲。第一飲,讓乳汁鋪滿舌面。因為舌頭的不同部位可分別感知不同的味道。例如舌后部對酸敏感,舌尖對甜敏感。乳汁鋪滿舌面,可全面品味產品味道。第二飲是對樣本進一步檢驗,使判斷更為準確。
近40分鐘,10個樣品評鑒完畢。蘇玉芳隨即整理評鑒結果,以便及時出具報告。
記者了解到,乳品生產企業除對每一包產品進行理化指標檢驗外,必須進行感官質量評鑒。因為準確快速的感官評鑒是任何現代化儀器不能完全代替的。一批批研制中的產品經評鑒后,在配料、工藝、包裝等方面做出優化調整和改進。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