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問題再次觸動了社會的敏感神經。
1月29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在“中國縣域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我國糧食自給率已經跌破90%,如果按一個人一年吃800斤糧食計算,去年的進口糧相當于養活了1.9億中國人。而此前據《人民日報》稱,我國的糧食自給率仍穩定在95%以上。
就在1月30日,商務部對外貿易司負責人就2012年我國大米進口量創歷史新高是否將帶動國際米價上漲的問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國產大米自給率超過98%,包括大米在內的口糧供應安全無虞,去年進口增加主因是國內外價差增大,但我國大米進口量占全球貿易總量比例僅6%左右,凈進口量占比僅為5%左右,難以推高全球糧價。
中國的糧食自給率究竟有多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糧食自給率數據不同源于糧食統計口徑不同,其中至少有兩種不同的統計口徑。不過,我國糧食進口劇增卻是事實。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日前表示,2012年是我國歷史上糧食進口最多的一年,這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三類主糧進口未破紅線
韓俊表示國家糧食供求總量仍是趨緊的,而且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
海關總署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糧食(包括谷物、大豆等)進口量總計8025萬噸,進口額421.4億美元,同比增幅超過25%。以2012年我國全年糧食產量約5.9億噸來計算,進口量占糧食總產量的比重接近14%。
保證糧食安全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重要政策。2008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提出,將中國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農業部也多次表示,中國要保持糧食基本自給的目標。
此前,農業部總經濟師畢美家表示,玉米、小麥、大米這三種糧食的進口量占國內生產量的比重不足2%,我們完全有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實現糧食總量基本平衡。《人民日報》也對糧食自給率“破紅線”提出反駁,稱我國主要糧食自給率仍穩定在95%以上。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