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價格上漲,對普通消費者和加工企業有一定影響。政策糧的入市,有效平抑了小麥價格,保障了社會需求,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顯示,2012年9月以來,全國面粉價格漲勢明顯。目前,全國特一粉、標一粉價格雖明顯高于2012年同期,但走勢已基本平穩。探究面粉漲價的緣由,從田間地頭開始。
小麥漲價是主因
“聽說國家又提高了小麥最低收購價,俺今年又多種了50畝地,種糧補貼多出5000多元。國家不讓咱農民種地吃虧,咱也一定不辜負政府的期望,好好種糧,種出好糧。”河南省滑縣留固鎮溫莊村健身廣場的種糧大戶韓素敏興奮地對記者說。
今年,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國家繼續在小麥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2013年最低收購價提高至每50公斤112元,比2012年提高10元。
收購價上漲有鼓勵種糧的考量,也有農業生產進入“雙高”、“雙緊”階段的影響。
“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我國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人工費用、土地流轉費、流通成本都呈上升趨勢,加上資源環境的約束趨緊、農村青壯勞動力緊缺,農業生產的風險加大。”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秘書長宋丹丕認為,只有讓農民種糧有效益、不吃虧、得實惠才能應對這些挑戰。
當小麥生產成本上漲帶動面粉價格走高時,市場需求增加也成為推高面粉價格上漲的因素。
“與玉米、水稻等其他主糧品種比,長期以來小麥價格相對較低,形成價格‘倒掛’。部分飼料和糧食加工企業放棄玉米而選擇小麥作為原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麥需求,推高了流通中的小麥價格。”江蘇徐州蘇源面粉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建紅說。
消費者尚能接受
“在看到漲價益處之余,不能忽視,作為農業產業化鏈條上的一環,由小麥傳導至面粉的漲價因素,勢必對消費群體和加工生產企業造成影響。”中國農科院農經所農村發展室研究員夏英說。
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