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4點半,廣陵區沙頭鎮陳祠村,菜農呂萬祥已早早駕車出門。“快過年了,好幾個點的菜要送,不能耽擱了。”呂萬祥在沙頭萬畝無公害蔬菜園區承包了100畝的連棟鋼架大棚,種植無公害蔬菜十余種,每天要將菜送往市區東花園、荷花池、四季園菜場和各大超市。盡管忙碌,但每天幾千元的進賬還是讓他十分開心。在沙頭蔬菜基地,像呂萬祥這樣的種植戶還有許多。
春節臨近,市場蔬菜供應情況如何?記者昨探訪揚州“菜籃子工程”基地——廣陵區沙頭鎮發現,該鎮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不斷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讓市民吃上更豐富、更安全的蔬菜;建立從田間到餐桌直供體系,讓市民吃上更便捷、更新鮮的蔬菜……十年來,該鎮蔬菜種植面積逐步擴展,如今年產量超過8萬噸,年產值達3.1億元。
“今年我們還將建設蔬菜產地交易市場、揚州市民蔬菜配送市場等,推行‘生產基地—產地市場—連鎖超市(店)、社區、學校、企業’的流通模式,實行標準化、網絡化和品牌化經營。”沙頭鎮黨委書記林道順說,每天將“田里種的”、“棚里長的”、“欄里養的”直銷到城市居民手中,減少了中間流通環節,拉近新鮮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的距離。
每天供市區地產蔬菜八成以上
沙頭,有“揚州菜籃子”的美譽。從上世紀80年代起,沙頭即開始在蔬菜上做文章,但是效益并不高,許多農民寧愿在工廠打工,也不愿留在土地上。如何才能增加農民收入?沙頭鎮黨委、政府從現代高效農業破題,歷經十年發展,如今已建成了萬畝無公害蔬菜產業園區,日供蔬菜近200噸,占揚州市區地產蔬菜的80%以上。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