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細心的“馬大嫂”發現自己手里的菜籃子變輕了。記者從農貿市場了解到,除大路貨蔬菜保持穩定低價外,花色品種菜價格整體下降。
節后這幾天,蔬菜批發市場成交量逐步回升,但是目前成交量依然只回復到節前60%的水平,每天蔬菜成交量在700噸左右。主要原因是一些外來務工人員還沒完全結束假期回錫,因此消費還是以本地市民為主。
價格方面,特色蔬菜價格出現跳水。春節期間,水芹菜、山東菜椒、黃瓜等特色品種蔬菜一直高價位運行,尤其是除夕前幾天,各個農貿市場人山人海的搶購也拉高了蔬菜的價格。目前,白菜、青菜、土豆、蘿卜等大路貨蔬菜由于儲備充足,價格保持穩定。例如白菜每斤批發價為0.6元,青菜每斤批發價為0.9元,和節前相比來去不大。原先的特色菜品價格除夕夜一過立即出現下跌,例如冬筍批發價從每斤7.5元跌至5元的節前水平,而水芹批發價也從春節期間的每斤4元降至2.2元,壽光黃瓜批發價從每斤6元回落至目前的每斤3.8元左右。菠菜的批發價更是從每斤3元直跌每斤1.3元。價格比較堅挺的是來自山東的大圓椒,批發價還維持在每斤4元的高價位,主要原因是主產區氣候惡劣,供應量小,因此價格下不來。
眼下本地菜日供應量在200噸左右,而往年不會超過150噸。主要得益于今年年初的天氣比較好。今后一段時間,如果氣候適宜,蔬菜供應量將穩步上升。(國風)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