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何覓之高勇紅)2012年,增城市整治“散小亂”豬場行動進行得如火如荼。從年初開始,豬場拆遷傳言四起,6月份甚囂塵上,9月份拆遷真的來了,速度之快、力度之強,養殖戶與政府間的拆遷博弈也風起云涌,傳言稱曾有人聚眾上訪、有人暴力抗拆遷、有人因此入獄,但這一切在年終歲末都劃上了句號。
2012年12月18日,增城首家年出欄量超過10萬頭的大型現代化養豬場在增江街大埔圍村開工建設。該項目投資2.27億元,占地約600畝,預計2013年10月底前建成投產,年出欄生豬10萬頭以上。據了解,該豬場建成后,將實現養殖廢棄物的“零排放、零污染、零浪費”。
這邊廂還未拆遷完畢,那邊廂已大興土木新建大規模豬場,著實讓人難以理解。
據悉,目前該豬場在村民的阻擾下已停工。
近年來,在珠三角各地豬場拆遷潮中,這群豬農就像中國的“吉卜賽人”一樣,從最先大舉拆遷的東莞搬到博羅,之后又從博羅搬到增城,現在又要從增城撤出……輾轉各地,很多豬農仍找不到立錐之地,下一站在何方?他們也不知道。
遭遇莫名騷擾最后只得簽協議搬遷
主角:羅方
拆遷時間:2013年1月31日
羅方(化名)在增城某鎮養了200多頭母豬,占地40余畝,共計十余棟豬舍,豬場建設花了300余萬元。到2015年承包合同就到期了,他也不打算再在增城養豬,但突如其來的拆遷讓他不得不提前離開。
由于羅方豬場處于“非禁養區”,他并未將拆遷傳聞放在心上。9月,羅方豬場所在街道辦城管拆遷隊來豬場現場察看,羅方開始意識到,這里不能再養豬了。10月,拆遷負責人開始約談羅方,在幾次電話溝通和當面洽談過程中,“環評證”成了談判的焦點。
雖然羅方的豬場處于非禁養區,但缺少“環評證”,屬于非法豬場,理論上沒有拆遷補償。但如果簽訂“拆遷協議”,并在規定期限內拆掉豬場,會給與適當獎勵。最后雙方協商未果。
不料,此后羅方豬場開始遭遇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事件。
11月的某天,羅方發現通往豬場的路被挖出一個大坑,“路被挖斷了”。他立刻去找豬場所在村的村長詢問原因,但得到的答復卻是“不知道”。他又向鎮派出所報案,派出所表示不在管轄范圍內,不予理睬。無奈之下,他只能叫豬場的工人搬來鐵板和石塊把路填好。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南方農村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