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剛過,海鮮市場仿佛一下子打了“鎮(zhèn)定劑”,不僅價格降低,需求量也銳減。這讓不少賣家“想不通”:為啥便宜了還沒人買呢?
賣家:生意冷清,4天沒賣上400元
昨日上午,長興市場水產品銷售大廳里冷冷清清,還有近3成攤位未恢復營業(yè),即使在正常營業(yè)的攤位上,海鮮品種和數(shù)量也不多。“今早到現(xiàn)在還沒開張。”小王在市場里經營一個海鮮攤位,他告訴記者,大年初五他就放棄了休息,從吉林老家趕回市場賣貨,但到現(xiàn)在竟連400元錢都沒賣上。
“現(xiàn)在海鮮的價格比過年的時候便宜,可就是沒人買。”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和春節(jié)前相比,目前大部分海鮮價格確實均有所降低,其中,降幅比較明顯的螃蟹每公斤平均下降40元,節(jié)前售價為每公斤200元左右的蝦,現(xiàn)在降到每公斤140元。
嚴先生剛進入市場就被賣家們熱情地招呼著“買海鮮過來看看”,但他詢問了幾家價格后并未購買。“我今天本來想買螃蟹,一問價70多元錢一斤,雖然比過年的時候便宜了,但還是覺得有點貴。我家就住在市場附近,幾乎每周都會來買點海鮮,現(xiàn)在海鮮的價格一年比一年高,花同樣的錢能買到的海鮮越來越少了。”嚴先生一席話說出了為啥“便宜了還沒人買”的原因。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雖然目前的海鮮價格比春節(jié)前有所降低,但幅度并不算大。按照一些漁民的習慣,正月十五之前并不出海,因此目前市場上海鮮的上市量并沒有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另外,受成本因素影響,海鮮價格的上漲已成為大勢所趨,因此即使是 “節(jié)后降價”也讓許多市民難以接受。再加上春節(jié)前消費者大批量采購海鮮作為禮品或年貨,這部分銷出的海鮮還需“消化”一段時間,短時間內消費者對海鮮的需求量不會太高。按照慣例,每年春節(jié)之后都是海鮮銷售淡季,隨著天氣轉暖,水產品上市量逐漸增多,市場將逐漸恢復。(范嬋娟,張瑋煒)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