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2月20日電(記者常志鵬周竟)春節期間,走在位于杭州市蕭山區新街鎮的新農都物流中心市場上,盡管已是夜晚,但這里依然車水馬龍。一位水產批發商掰著手指頭對記者算賬說:“春節期間,這里的水產品價格很穩定,基本沒有上漲。”
春節期間,記者在浙江走基層時看到,在杭州周邊地區,春節期間農副產品沒有大幅漲價,而水產品價格尤其穩定。經過調查發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國企浙江新農都實業有限公司旗下的物流中心開展大宗農產品批發,在搞活流通的過程中發揮了穩定物價的作用。
農產品流通是現代農業的中心環節。2012年11月底開始試營業的浙江省新農都物流中心,有效解決了浙江省農副產品流通不暢、產銷脫節以及物流環境低端配置等問題。新農都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偉介紹,新農都物流中心跨越多個區域組織多種農副產品,對大宗農副產品實行集中批發,從而保障了周圍輻射區域農產品的供應和價格穩定,為消費者帶來了實惠。目前,新農都物流中心的甲魚、湖蟹、黃鱔、白鱔等水產品的批發價格,對全國市場價格已經形成重要影響。
“春節期間,我每天賣出四五十萬斤的大閘蟹,這是我以前不敢想的。”一位銷售大閘蟹的老板張山說。
在張山看來,銷量好的原因不僅是因為這里交通便利,名氣大,而且因為這里的租金便宜,一年不到兩萬元,成本較低,批發價也就比其他地方要低些。
新農都物流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作為得到政府支持、服務三農的國有企業,新農都物流中心從一開始就定位為微利,所收的租金比一般的民營市場要低很多。這個政策吸引了很多批發商入駐,實際上也為流通省去了部分成本,有助于穩定農產品價格。
大銷量不僅為批發商帶來了收益,也為農戶、漁民直接帶來了實惠。“以前我的農產品銷量不穩定,運氣不好的時候還賣不出去。現在直接給這里的批發商,不再愁銷路了。”蕭山農民周利明說。
據介紹,新農都物流中心距滬杭甬高速不到十分鐘車程;從這個中心去機場、鐵路貨場,均在15分鐘之內。目前,這個中心有批發攤位3000余個。從開業幾個月來的運營情況看,預計年交易量可達300萬噸以上,年交易額將超過130億元。據了解,下一步浙江省所有的地市都要建設這樣的物流中心,湖州市長興縣正準備動工。中心工作人員說:“相信農產品買貴賣難問題,以后能夠逐步得到解決。”
來源: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