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市農業局獲悉,江門去年至今暫未發生禽流感病例。目前,江門畜牧部門已加強了對鵝類、白鴨等易致病的禽類的重點監控。
春節期間,湛江廉江市河唇鎮和吉水鎮交界處的多個鴨場數千只鴨相繼死亡,雖然目前已經排除了禽流感致病,但廣東各地畜牧部門均加強了對禽流感的防控工作。江門畜牧部門在節后也迅速開展了禽流感防疫抽查行動,免費向養殖戶發放禽流感疫苗。
抽查養殖場防疫檔案
“江門已經初步建立了規模養殖場的免疫檔案。”據江門市畜牧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江門的規模養殖場均在畜牧部門的指導下建立了禽畜免疫檔案,要求詳細記錄所飼養禽畜在出欄前的防疫情況,包括養殖場禽畜的飼養數量、疫苗的使用數量、什么時候使用等信息都會被詳細記錄,畜牧部門只要對免疫檔案進行核查,就可以清晰地了解養殖場的禽畜是否100%進行疫苗注射。“節后已派出檢查人員對規模養殖場的養殖檔案進行抽查。”
“基層防疫員已經深入各村對散養戶的禽畜進行查漏補缺式的注射疫苗。”江門禽畜養殖數量為珠三角之最,除了規模養殖場外,還有大量的散養戶,而禽流感等疫情多發生在散養戶的養殖場。該負責人表示,江門去年已以村為單位建立了免疫檔案,收錄村里所有養殖散戶的禽畜養殖和防疫情況。若發現未注射疫苗的禽畜,防疫員將監督散養戶進行防疫注射。
速生水禽成監控重點
“監控重點是鵝類和白鴨等水禽類。”市畜牧部門有關負責人指出,尤其是市場上常見的白鴨(肉鴨),生長期只有38~45日,因此一般在鴨苗時進行免疫注射后就不會再進行第二次免疫注射。但由于白鴨的成長速度太快,會對體內的免疫抗體產生稀釋作用,在一段時間內造成體內難以形成有效抗體所需的量,造成感染禽流感等病毒的危險。“此外,養殖場的水污染也是增加水禽感染禽流感等病毒的潛在威脅。”
目前,江門已經建立了一套禽畜的免疫抗體水平監測體系,通過對養殖場和散養戶的禽畜進行適時抽樣,重點監測所飼養的禽畜體內的禽流感、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和口蹄疫等疫病的抗體水平。一旦發現抽樣的抗體水平較低,就立即督促養殖戶對該批禽畜進行重新免疫。僅2012年,畜牧部門就抽取了4萬分樣本。
禽流感疫苗免費發放
來源:中國肉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