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份開始,山東青島膠州灣海域逐漸出現面條魚魚汛,面條魚捕撈量大增,漁民喜上眉梢。
據青島開發區漁政部門介紹,十幾年前,面條魚每年都能出現魚汛,但隨著環境惡化加劇和捕撈過量,2005 年前后面條魚魚汛就消失了。從今年1 月份開始,膠州灣附近逐漸出現面條魚汛,漁船日捕撈量達兩千余斤。
面條魚,學名仙胎魚,是產于黃渤海中的一種經濟型魚類。面條魚體長約7~10cm,因形狀似面條故得名“面條魚”, 以海中浮游生物為食,在海洋生物鏈中位于較低層次。近幾年來,青島開發區海監、邊防等部門加大打擊盜取海砂力度,面條魚賴以生存的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是面條魚魚汛重現的主要原因。(楊同玉)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