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21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公布了1月29~30日的會議紀要,暗示全球股市投資者的“歡樂時光”可能提前結束。文件稱,多位委員強調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應提前結束qe,理由是經濟前景已發生變化,進一步購買資產將帶來風險。
資產將帶來風險
會議紀要公布后,投資者開始果斷拋售風險資產,買入美元并賣出長期美國國債。截至周三收盤,美國三大股指全線收低,標普500指數跌1.24%,創2月11日以來盤中新低;同期,美元指數暴漲0.7%,創3個月以來新高。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漲5個基點,至2.0026%。
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葉燕武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導致這輪股指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前期金融市場對于經濟復蘇的預期過度樂觀,市場本身就面臨調整的風險,而美聯儲會議紀要的公布,恰恰為下跌提供了一個時間窗口。”
而想要提前退出這史無前例的寬松政策也并不容易,美聯儲曾許諾,只要失業率依然高于6.5%且通脹預期不超過2.5%,目標利率仍將維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而目前的失業水平仍然較高,通脹水平預計也低于2.5%。
美聯儲內部現分歧
上述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內部關于是否繼續qe的爭論愈演愈烈,多名官員認為美聯儲在沒有看到就業大幅改善之前,或許就應該放緩或停止購買資產,因為這些官員對于qe潛在的風險明顯感到不安,這些風險包括美聯儲在出售資產時會面臨困難,使得金融環境不穩定,以及利率上升帶來的資本損失。盡管紀要沒有給出具體的參會人員名單,也沒有特別說明持不同意見的官員所占比例,但根據對其措辭的分析,市場人士認為,這有可能是美聯儲重新考慮退出政策的一個信號。
就在美聯儲公布了會議紀要之后,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比爾·格羅斯(billgross)就在自己的推特(twitter)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如果2013年美國經濟有所改善,那么美聯儲的購債計劃將在年末面臨風險。”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