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部分觀點不看好年后市場,主要理由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是南北港口庫存壓力較大,短期內對價格形成壓制。對于這一點,我認為目前港存是合理港存,因為隨著物流體系建設的發達,南方港容在增加,而北方港口走貨量顯著增加,因此港口庫存的增加是必然趨勢,并非影響價格的異常因素。
二是東北農戶手中余糧較多,售糧進度偏慢,后期隨著氣溫回升,保管難度增大,隨著集中上量,價格也將走低。但是,現在應當引起市場注意的最大問題是優質糧源稀缺,市場有效供給是不足的,短期內雖有一定供應壓力,后期價格漲勢可期。
三是鐵路運費及成品油價上漲,增加東北玉米到港成本,在供應充足、需求疲弱的局面下增加的成本將被轉嫁到下游,貿易商會壓價收購。我認為這一消息在短期內雖可能壓制價格,但從長期來看還是利好的。隨著購銷活動的開展,余糧將逐漸從農民手中轉移到貿易商手里,進入流通環節后物流成本將更加凸顯出來,貿易商一定選擇加價出售。
短期雖有供應壓力,但綜合以下幾個方面因素考慮,三月下旬,玉米價格將現上漲局面。
一、東北產區優質糧源稀缺,供應缺口將顯現
今年東北玉米產量雖略有增加,但糧質普遍較差,容重水平普遍降一等,水分較往年大,黑龍江糧與遼寧糧在港口的價差已擴大至50元/噸,黑龍江目前仍有水分在50%以上的玉米,水分多易產生焦糊粒,也不利于保管,容易發生霉變。而且烘干期在逐漸縮短,從現在來推算大約還余50多天,未來很難滿足市場需求,實現有效供應。
二、小麥替代量減少,玉米用量增加
對比去年和今年的小麥、玉米供應總量,呈下降趨勢。新季玉米上市后價格較低,而去年8月以來小麥價格持續上漲,漲幅已超20%。從小麥替代角度考慮,替代量是在減少的,相較去年,飼料企業一定會相應增加玉米用量。需求增加會對價格提供支撐。
三、臨儲托市,下跌空間有限
臨儲價格公布后,黑龍江地區差價不再存在,同時受國儲支撐,下跌空間有限。年度清倉查庫在即,如國儲有補庫需要,也對市場有一定支撐。華北玉米現在消耗過半,后期用糧企業也將更多轉向東北采購。
四、飼料需求增加,補庫推漲價格
來源:新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