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遼寧本溪市水產養殖技術推廣工作,以深入貫徹生態文明建設為契機,堅持可持續發展漁業生產的生態漁業理念,繼續加強養殖技術推廣、服務工作,大力推動綠色、無公害水產養殖業發展。
一是增加新品種引進與推廣項目。今年預計引進新品種“白斑狗魚”與“重唇魚”兩個重點項目。目前正在積極籌劃試驗場地、購種地點等諸多事宜。白斑狗魚屬于亞冷水性魚類,攝食活餌。計劃從新疆引進20公分長的魚苗1萬尾,在本溪縣草河掌鎮進行池塘養殖試驗。重唇魚屬于鴨綠江流域水系的固有品種,具有藥用價值。計劃分兩批從寬甸引進10公分長的魚苗2萬尾,在本溪縣紹文特種漁場養殖。今年是本溪市水產站引進哲羅魚試驗五年中的第三年,在吸取前兩年累計的經驗教訓的同時,計劃向黑龍江研究所學習先進的培育方法并借調研究人員來共同完善此項目的引進。
二是以科技入戶加強養殖技術培訓。以新方式舉辦培訓班,注重實效性、針對性,以服務基層、科技入戶帶動培訓工作。在開展全市范圍集中培訓的基礎上,分區域針對虹鱒、鱘魚等養殖品種開展實地現場培訓4-5次,組織相應的養殖戶進行現場觀摩,實地講解操作步驟、技術規程、病害防治技術。
三是抓好水產品質量安全,加強魚病的防治與測報。全市共設立5個水產病害測報點,分別是本溪市艾格莫林實業有限公司漁場、本溪縣紹文特種魚養殖場、小市鎮久才峪村金義冷水魚養殖場、桓仁縣的渾江水庫二道嶺和大東溝點。監測魚類品種6個,監測面積5.8萬平方米,涵蓋了本溪地區的重點養殖品種和重點養殖水面。對上述地區重點檢測,積極上報,密切配合省和國家級別檢測工作。
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本溪市目前處于養殖期檢測階段,主要針對各項投入品的魚體藥物殘留項進行檢測檢疫,包括孔雀石綠、呋喃類、氯霉素等。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