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油期價在2月底大幅下挫,短期內存在技術性回調需求,但從中期來看,在基本面利空的格局下,價格仍將破位下行。
馬來西亞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船運調查公司sgs數據顯示,2月份馬來西亞棕油出口較1月份減少8.8%,出口需求令人失望。2月中上旬,其出口還處在復蘇狀態,但是中下旬,這種勢頭消失殆盡,出口環比開始減少。可見,馬來西亞出口形勢并沒有得到實質性改善。
3月份的出口依舊不樂觀。主產國政策上,馬來西亞結束了前兩個月的免稅出口政策,3月份毛棕油的出口關稅設定在4.5%,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貿易商的出口熱情。主銷國方面,印度準備上調食用油進口關稅,旨在保護國內油脂產業,對馬來西亞的出口是一大打壓。主產國與主銷國關稅的提升使得市場看淡未來出口。
季節性供給增加
油脂的需求相對剛性,價格走勢受到供給的影響,因此,產量變化成為衡量油脂價格的重要指標。馬來西亞1月份毛棕油產量為160萬噸,雖較2012年12月份下降10%,但仍高于過去五年的同期均值128萬噸。預計2月份的產量仍會下降。進入3月份,形勢發生逆轉。根據生產的季節性特征,每年3月份開始棕油進入增產周期。印尼棕油生產周期基本與馬來西亞同步。全球棕油供給增加將給后市帶來壓力。
內外去庫存路途漫長
歷史規律顯示,庫存是決定棕油價格走勢最直接的因素。近來馬來西亞庫存下降的驅動力來自產量的減少,而非出口的提升。產量方面,3月份開始馬來西亞步入增產周期,而出口方面,受到主銷國和主產國關稅提升的政策制約,出口增幅有限,因此,馬來西亞去庫存的道路漫長。
國內方面,目前港口庫存比春節前更為龐大,達到124萬噸,創出歷史新高,而去年同期為85.6萬噸。根據購銷情況,有調查顯示,目前國內庫存可能達到140萬噸,并將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維持高位。高庫存對內外盤的抑制作用不容小覷。
3月份存在買豆油拋棕油的機會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