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茶園戴‘帽子’,這個步驟確實不能少!”近日,說起茶園水土流失的治理,大田縣屏山鄉屏山村茶農郭盛理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這不,眼下他又趁著開春好時光在茶園里忙著套種桂花了。
2005年2月,郭盛理開墾了30畝的荒山建設茶園,順著山頂、山腰種下了一排排的茶苗。
2005年7月,鄉里請來省農科院的一位教授給村民授課,郭盛理到場聽課。教授事先察看了部分茶園,然后在課堂上開出了“處方”――山頂上不能種茶,改種樹。當時村民們聽了,并不相信,有的村民還偷笑教授是紙上談兵。郭盛理擔心種上樹木后,肥料都被樹木“搶走”,茶苗會“營養不良”。
2008年5月中旬,郭盛理如往常一樣,巡視自己的茶園,頓時傻了眼。山頂上的許多茶樹葉片發黃,一副“病怏怏”的樣子,山腰上的茶樹也出現枯萎現象。郭盛理趕忙來到好友郭盛躍家,想請郭盛躍出出主意。豈料郭盛躍的茶樹遭遇了同樣的狀況。兩人冥思苦想,恍然想起3年前省農科院教授的那席話,給山頂“戴帽”。 難道山頂真要“戴帽”嗎?郭盛理查閱大量資料,找到了原因。由于山頂種茶,沒了植被的保護,茶樹宛如“孤兒”,土壤中的水分容易被蒸發,每逢下雨,土壤被沖刷到山腳下,土壤層漸漸變薄,茶樹失去了養分,難以生存。
于是,郭盛理“狠心”砍掉了山頂上價值6000元的茶樹,種上了桂花、杉木、松木等樹木。
種上樹木后,山腰上的茶樹果然漸漸恢復了“元氣”。有了這次教訓,郭盛理和其他村民才明白――科學保護水土,才是種茶的硬道理。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