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四川省農業廳和宜賓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中國好茶·宜賓早茶——2013宜賓茶產業北京論道”此間在北京舉行,產官研齊聚共商中國茶葉產業的國內外前景以及如何應對外部環境收緊的現狀。
近些年,歐盟多次提高對中國出口茶葉的農殘檢驗標準,對此,許多出口茶企已經感受到由此帶來的壓力。安徽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隨著歐盟等市場屢屢提高貿易標準,加之國內茶葉生產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貸款和融資成本提高等因素影響,“茶葉出口越來越難做”。
2月2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消息顯示,歐盟今年將加強對我國5類非動物源食品的進口監管,即冷凍草莓、芥藍、干面條、新鮮柚子和茶葉。其中茶重點加強檢測農藥殘留,重點檢測項目為噻嗪酮、吡蟲啉,氰戊菊酯等農藥殘留,且抽檢比例高達10%。
面對當前的國內外市場與環境,農業部黨組成員張玉香在出席該活動時指出,希望四川抓住有利條件,切實強化科技支撐,推進標準化生產,大力弘揚茶文化,全力打造知名品牌,不斷提升產業素質,努力促進生態茶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真正把生態資源優勢轉變為富民優勢,為農民持續增收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宜賓市委副書記、市長徐進在致詞中說,已連續成功舉辦了6屆中國宜賓早茶節,有力地促進了茶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7年至今,全市茶葉面積從49萬畝發展到80.2萬畝,產量從1.8萬噸增加到3.73萬噸,綜合產值從17.14億元增加到75億元,茶產業已發展成為宜賓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他表示,宜賓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創新營銷模式,大力拓展國際國內市場,帶動100萬以上茶農增收致富,為推動中國茶產業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作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勤晉率先作了題為《再論宜賓早茶的生態基礎及經濟學意義》的主題演講。中國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江用文從宜賓茶好在生態環境獨特、好在內在品質優秀、好在文化底蘊厚重三個角度充分論述了宜賓茶的“好”……眾多專家學者暢談了對宜賓茶的感受和認識,提出了對宜賓茶產業發展的建議。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