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50元一斤的普通茶葉,卻用500元的豪華禮盒包裝送人。”像這種包裝價值遠高于茶葉本身的“面子消費”現象,在中秋節、春節及元宵節期間的茶葉市場上已成為一種常態。繼“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浪費”后,“包裝浪費”成為社會熱議的又一話題。據有關報道,國內商品每年因過度包裝造成浪費金額高達4000億元。近日,記者走訪了濟南市茶葉批發市場發現,在社會各行業都在“倡節儉、反浪費”時,茶商們也開始醞釀為茶葉包裝“瘦身”,并有業內人士呼吁市民進行理性消費。
99%的人會選擇中高檔包裝盒
“如果送人,茶葉好壞無所謂,但包裝盒肯定會選高檔的,如果自己喝,我會選擇性價比較高的茶葉,包裝袋用最簡單的鋁箔袋就行。”家住經七緯十二的王先生告訴記者。業內人士分析說,這是“面子消費”最典型的表現,而且已經發展為市場上的一種“消費常態”。
據茶葉批發商老夏介紹,節假日期間,99%的顧客都會選擇中高檔包裝盒,從10元到500元不等,而禮盒內裝的茶葉質量卻良莠不齊。“有顧客甚至會用500元的禮品盒來包裝50元左右一斤的普通茶葉。”老夏說,這99%的顧客中有些是個人送禮,有些則是單位組織年會、茶話會或為員工發放福利。”
采訪發現,市民家中的茶葉包裝盒大部分被賣到了廢品回收站。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禮盒能被回收。濟南某廢品收購站一工作人員說,紙盒回收到造紙廠,可以打成紙漿后被循環利用。但有些豪華禮盒中含有木頭和不可降解材質,無法打成紙漿,造紙廠是拒收的。市民老王看著家里堆積起來的豪華禮品盒發起了愁,“擱在家里沒用,賣廢品沒人收,扔掉又太浪費了。”據有關報道,國內商品每年因過度包裝造成浪費的金額高達4000億元。
茶商醞釀為茶葉包裝“瘦身”
茶葉作為“禮尚往來”的傳統禮品,在公務采購中也占據了一定比例,每逢節假日都備受市民青睞。但自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后,全國上下吹起簡約風,提倡節儉,反對浪費,嚴禁公款送禮,使得禮品茶的采購量和高檔包裝盒的使用量都有所減少。“茶葉銷量整體上肯定受影響,中高端禮品盒的使用量也將在今年有所減少。”老夏說。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