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本市,包括西青區第六埠、北辰區青水源、東麗區華明鎮在內的多個農產品生產基地已經開始面向市民出租土地,這種新型的“市民菜園”的農業經營模式也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興力量。
“市民菜園”覆蓋范圍擴大
位于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的農業基地內,不少農戶已經將自家的土地開辟出來,面向普通市民出租,專門經營現實版的“開心農場”,蔬菜種植大戶張振秋便是其中的一員,去年一年他的新式農場盈利將近10萬元。
張振秋是辛口鎮土生土長的農民,2004年,因響應農民發展設施農業、科學種植溫室大棚的號召,他開始種植溫室大棚菜,過著種菜賣菜的傳統農民的日子。自2010年起,他開始轉做“市民菜園”,“開辦這樣一個農場,既可以滿足城市人體會勞動的樂趣,又能一改以往農村土地閑置、利用效率低下、農產品缺乏競爭力等問題。”張振秋告訴記者,今年他將從原有的7畝地擴大到12畝地,來專心經營“市民菜園”。
“一個棚大約400平方米,共分22個畦,包一個大棚的費用是21000 ,而最少也要3畦起包,費用是3000元。”張振秋告訴記者,客戶只需要等待電話通知過來摘菜,而種子秧苗、灌溉用水、種植技術、生產設備和日常看護等服務都由他們負責。
記者在第六埠農業基地了解到,盡管剛剛3月初,但整個基地內“市民菜園”租地業務卻已接近尾聲了。
普通市民成為“都市農夫”
細心的人會發現,近來在一些近郊鄉村的田野里,城里人的身影多了起來。他們常常利用周末或閑暇時間,在承租的小塊農田里親自選品種甚至親手種下時令蔬菜或糧食作物。如今,城里人到農村種地這種“都市農夫”群體正在不斷擴大。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