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部副部長牛盾對記者表示,目前存在糧食耕地被占用的情況,必須采取最嚴格的政策保證18億畝紅線的底線。
對于糧食自給率跌破90%的說法,他予以否認,解釋目前我國主糧的自給率為97%左右,目標為95%。
我國主糧自給率為97%左右
目前,有學者指出我國現在在城鎮化過程中,一些良田被征用,而一些不適合種地的地方置換成了良田。
對此,農業部副部長牛盾昨日對記者表示,目前,存在耕地被占用的情況,“我們必須采取最嚴格的措施,保證18億畝耕地紅線不被突破。”
他說,18億畝耕地紅線是底線,“不能突破,誰要違反了,誰就要承擔責任。”
進口糧食只能局限于5%之內
牛盾表示,我國目前糧食自給率并沒有跌破90%。他解釋,除大豆外,我國主糧的自給率現在為97%左右,而國家定的目標是95%。
他表示,我國可以進口糧食,主要用于兩個作用。一是滿足一些傳統市場的需要,二是進行品種結構的調整,但進口糧食只能局限于5%的預定目標之內,僅作為補充。“比如你特別想吃泰國香米,這個我們國內種植不了,那我們可以進口一些,滿足特別人群的需要,但這僅僅是一種品種的結構調整。”
耕地紅線“不可突破”
昨日在政協農業組小組討論上,委員們就我國是否可以增加糧食進口和海外屯田開展了熱烈的討論。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田成平認為可以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場,加大進口農產品的力度,和淡水、土地資源豐富的巴西、俄羅斯等國家開展國際農產品合作。
目前也有其他一些專家認為,我國可以多進口一些糧食,可以緩解我國土地、水等資源的壓力。
不過,牛盾表示,專家的意見可以討論,“我們可以聽取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我們也希望這些意見是有建設性的。我們也可以進口一些糧食進行品種結構的調整,但國家的底線是18億畝紅線,國內的糧食生產要占到95%以上,這個是必須要保證的。”(新京報)
來源:新京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