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菜園子”直接到“菜籃子”,是解決農產品流通中農民賣難、市民買難的有效途徑。承德市創新農產品流通經營方式,做到公司統一管理、基地規模生產、超市直接銷售,逐步形成了既惠農民、又惠市民的“雙惠型”菜籃子工程,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建公司 統籌農產品經營
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落后、市場流通體系不健全、物流運營成本過高,是阻礙農產品順利進入市場流通的三只“攔路虎”。
為解決這一問題,承德市按照政府主導、公司運營、方便群眾的原則,積極支持福滿家、寬廣等集團開展農超對接,對農產品進行統籌管理,積極優化供應鏈條,減少產銷中間流通環節。由超市集團依托自有保鮮設備、運輸工具、配送中心、大型超市等基礎設施開展農超對接,打通制約蔬菜生產和銷售瓶頸,打造蔬菜直銷平臺,實現鮮活農產品從基地、農戶直接到城區居民餐桌的良性發展。自實行公司統一管理、統一配送以來,全市蔬菜價格在蔬菜市場“漲”聲一片的大背景下增幅全省最低,僅為11.8 %。
建基地 實現規模化生產
如何才能保證蔬菜生產成規模、高質量、上水平,為市民提供優質、廉價、穩定供貨的農產品?承德市提出了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蔬菜生產加工基地的思路。當地在全市范圍內推廣訂單菜、設施菜、錯季菜和近郊菜,提高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水平,優化蔬菜品種結構。同時農產品企業與農村合作社種植戶簽訂合同,采取“訂單生產、長期合作”的模式定向訂單產銷,到2012年底,全市訂單菜面積已達到2000多畝。參加訂單種植的馮營子鎮農民董福信高興地說:“自從簽訂了訂單合同,咱農民也敢放心大膽的種菜了,種的菜超市直接收走,再也不怕賺不到錢了。”
建超市 實現農產品直接銷售
“你看這兒才賣1塊1,外頭得賣1塊5呢,而且還沒店里的新鮮,”家住南園小區的市民王委指著南園路蔬菜直營店里的大蔥說道。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