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春節”消費高峰,豆類市場消化節前備貨,整體走出一波回落行情。接下來,距離南美大豆集中上市還有一段空當期,美豆陳作是主要進口源,美豆庫存緊俏預期進一步被消化,國內處于“去庫存”階段,油粕終端需求尚待恢復或限制豆類期價上方空間。
國產大豆“有價無市”
春節過后,東北主產區大豆市場率先復蘇。國產大豆余量有限,食品加工行業大量收購蛋白豆,油廠豆源持續減少。農民“變現”意愿顯著下降,惜售情緒支撐下,東北大豆收購價格穩中有升(4640-4720元/噸)。相比而言,臨儲大豆收購價(國標三等2.3元/斤)偏低,導致臨儲庫點收購量低于上年。據悉,截止到2月中旬,黑龍江、吉林等6個主產區累計收購2012年產大豆292.6萬噸,同比減少134.4萬噸。另一方面,囿于余糧不足,油粕售價下滑,導致東北地區油廠壓榨延續“巨虧”局面。部分油廠不急于開工,產區油豆采購尚未放量,雖然短期價格難以下滑,但繼續上漲的動能也較有限。
港口供應由緊轉松
自去年12月份之后,我國港口大豆庫存屢探近兩年新低。分析其原因,去年12月國內油廠、貿易商密集取消此前高價訂購的美豆合同,改用價格低廉的港口大豆。2月多數時間里,我國港口大豆庫存維持在500萬噸下方。
1、2月我國共計進口大豆858萬噸,其中沒有巴西、阿根廷大豆到港。眼下,巴西大豆陸續收割并運抵港口。統計顯示,2月份巴西大豆出口由1月的284噸跳漲至95.96萬噸。abiove消息,巴西或在收割后出口大豆3850萬噸。除了今年“創紀錄”的產量壓力,南美大豆價格較美豆低廉,或進一步拉低港口大豆分銷價格。
美豆庫存萎縮利多出盡
隨著節后中國買家重返國際市場,而巴西駁船裝運延遲,短期美豆,尤其是陳豆出口量被拉高。usda周度銷售報告顯示,截止到2月21日當周,中國采購美豆舊作47.5萬噸,占2012/2013年度美豆出口量的68.94%。預期本年度中國累計采購美豆2121萬噸,同比增長8.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