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出現企穩回升跡象的中國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度確認了復蘇態勢。
支持上述判斷的一個最新事實是,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過1萬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更達到2.54萬億。而此前公布的pmi、工業增加值、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亦表明了中國經濟正步入復蘇的通道之中。
“2012年,受世界經濟減速及國內需求短期疲弱的影響,經濟增速相比上年明顯放緩。”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表示,2013年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則將呈現趨穩回升態勢,總需求的恢復將使我國經濟增速在2013年結束此前連續兩年的下行趨勢,出現溫和回升。
對于2013年的經濟形勢,人民銀行則在最新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從國際、國內兩個層次作出判斷:從全球經濟看,雖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總體看全球經濟有可能繼續緩慢復蘇;國內方面,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依然較強,推動內需增長的積極因素在增多,在宏觀政策的協調配合下,有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態勢。
流動性給力
央行統計顯示,2013年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達1.07萬億元,同比多增3340億元;社會融資規模達到2.5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56萬億元,創下歷史紀錄。與此同時,m2(廣義貨幣供應量)在今年1月末達到99.12萬億元,同比增長15.9%,增速較過去幾個月顯著上升。
而對于今年m2增長預期,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2013年,m2預期增長目標定為13%左右。“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數據表明,在通貨膨脹處于可控范圍的前提下,m2增長速度與名義gdp增長速度相匹配或略高一些。”
照此增速,m2規模在2013年超過100萬億元將成定局,由此,m2/gdp也水漲船高。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