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海虹大豐收的時節。日照作為全國最重要的海虹養殖區,產量占全國的7成,占全球的4成。3月14日,記者來到嵐山漁港采訪了解到,今年海虹的產量比去年增加不少,去年一根皮條上只能收30斤,今年平均能收50多斤,好的能收100斤。價格也比去年要高兩三毛錢。嵐山區自2002年開始淺海筏式海虹養殖,面積已經發展到今天的30多畝。由剛開始的單打獨斗,現在逐步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協會、養殖大戶。單一養殖海虹對海洋資源破壞性極大,去年開始又逐步發展綜合立體養殖,修復海洋生態的同時還提高了養殖效益。一場自發式的海虹養殖革命,正在展開。
現場 海虹豐收百人上陣
3月14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來到嵐山漁港,本想見到如火如荼收海虹的景象,卻撲了個空,并不見海虹的影子。一位正在忙著收拾網具的漁民說:“收海虹都是凌晨4點多出發,到下午兩點左右才回來。非常辛苦,到時候再來吧。”
果然,才下午1點半,第五艘滿載著海虹的漁船駛入港里,一船黑色的海虹把船舷壓得很低,幾名工人笑著朝岸上的人揮著手。岸上等待著的上百名漁民立即放下手里的茶杯,準備干活。船剛靠岸,十幾個人就圍了上來,他們都是船主雇來的,男的一小時20元,女的一小時10元。
兩米長的橡膠皮條上,滿滿的都是海虹,輕的有五六十斤重的上百斤。往岸上起吊,都要用到小型的吊車。“這一船有兩萬多斤。有的拉上來之后,就被青島、煙臺等地的車拉走了,有的直接送到了加工廠進行處理。”漁民們說著。有的漁民圖省事,干脆站在大包的海虹上,用吊車吊到岸上。
到兩點之后,幾十艘漁船陸續回港。一臺臺吊車忙碌不停,上百人在岸上從皮條上往下剔海虹、把海虹裝車,碼頭上人聲鼎沸,處處都是海虹的腥味。
行情 產量價格雙雙上揚
王先生今年養了4萬根皮條的海虹,在往上收海虹的間隙有一搭沒一搭地跟記者說著話。
“今年產量比去年好多了,去年一根皮條也就能收二三十斤。今年五六十斤沒問題。而且,今年的肥滿度明顯要好于去年。”王先生說,海虹養殖受海水情況影響較大 ,往往都是靠天吃飯。去年下半年雖然遭了臺風,產量卻好于去年。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