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煌奇:羅非魚苗沒有以前賺錢的機會大——南寧遠東農牧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這邊過完年就開始產了,到現在可能有1000多萬尾水花。”3月2日,南寧遠東農牧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告訴筆者。春節放假前一天,陳煌奇便安排工人將親魚配對,這樣春節休息4天后就可以撈花。“今年天氣好,如果不是過春節生產停下來了,都沒有出現連續一二十天不產苗的,而且我這邊生產還會提早。”
目前,公司位于海南屯昌的基地一天外塘撈花100來萬尾,車間孵化60-70萬尾,加起來接近200萬尾水花。產苗量比較正常,陳煌奇表示可能跟目前用的親魚大多是二三齡魚有關。
陳煌奇采用外塘撈花跟車間孵化相結合的生產方式多年。“車間和網箱是相輔相成,一齡親魚七八兩的時候就用網箱產后取卵,這樣比較好抓;但是等魚大了,有一斤半兩斤后就比較難抓,這時候就放到池塘產后撈花?;旧嫌H魚用到第四年,產完上半年的卵后就要考慮賣掉。”陳煌奇說。
陳煌奇在大陸從事羅非魚苗種生產已有20余年,如今漸漸覺得羅非魚苗行業沒有以前的賺錢機會那么大。“現在要控制經營成本,公司沒多少正式員工了。產量搞太多沒什么用,不見得搞得多就賺得多。”目前,陳煌奇正在找尋其它的養殖品種,拜訪當日他頗有興致地向筆者介紹來自臺灣的泥鰍新品種,并稱準備引進推廣。而基地也已開始少量地試養一些觀賞魚類和湖北的泥鰍。
截至3月2日,陳煌奇說已銷出1000多萬尾水花去島外市場。“最多還是粵西市場,少量發到珠三角。粵西氣候比較合適,不搭棚也可以。”(惜夢)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