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水市民來說,魚蝦等水產品是飯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但是近年來,頻頻曝出的染色黃花魚、桂花魚“孔雀石綠”等事件讓市民對這些美味望而生畏。記者昨日從三水區農林漁業局了解到,三水區政府辦公室已經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區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實施辦法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快水產業發展的意見》,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開展水產品追溯碼編發工作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點建設”。
農業部門計劃,先在重點市場推行水產品產地標識制度和市場標示制度,取得成功經驗后,在全區全面鋪開。
水產品都要配身份證
而從今年開始,三水區農業部門將在市場上推行水產品“來源溯源制”,讓消費者可以清楚了解到自己所購買的魚、蝦等水產品來自什么地方,也就是給水產品辦個“身份證”,這樣可以避免食用水產品發生問題時沒有證據,無法追究相關責任的情況發生。
根據部門計劃,將在今年實施養殖企業動態數據庫建設,將種苗場、出口水產品備案養殖場等重點品種養殖場登記入冊,納入數據庫管理。先在重點市場推行水產品產地標識制度和市場標示制度,水產品進入市場前,從事水產品批發的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要填寫產地證明單,注明水產品的名稱、數量、進貨地址(批發市場、碼頭、港口)、上一級批發戶或捕撈戶、養殖戶的聯系電話等,使水產品質量監管工作逐步達到“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的狀態,取得成功經驗后,在全區全面鋪開。
不少市民認為,有了這種“身份標示”,以后買到有問題的水產品可以直接找零售商,查看水產品的身份信息,如果零售商不承認,也可以到相關部門投訴。
現狀:買到問題水產市民難溯源
記者從農業部門了解到,目前佛山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仍存在不少問題。包括漁藥濫用現象較為普遍、養殖模式存在缺陷、養殖場周邊環境惡劣、私營養殖場無人監管、水產品市場準入機制不完善等。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