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3日舉行的“2013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董事長包克辛23日透露,目前中國糧食庫存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通過努力,中國谷物需求的長期基本自給完全有可能實現。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截至2012年9月底,中國大米庫存量達到9370萬噸,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眾所周知人多地少是中國基本國情,中國的糧食自足供應,多年來一直是一個全世界關注的問題。去年中國谷物進口大幅度增長引發了社會各界和不少國際人士的關注。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谷物增長156.7%,凈進口量增加了873萬噸,這個現象在中國已經多年沒有出現。對此包克辛認為中國去年谷物進口量增加與2004年和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的幾次情況并不同,并不是由于中國谷物供應供求出現了較大的缺口。而是價格因素導致的純市場行為。
近年來中國農業增產明顯
近年來中國農業產量不斷增加。包克辛說:”目前中國糧食庫存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過去一年中,增加的庫存量遠遠超過凈進口的增量。"不僅如此,庫存的糧食品種結構更加趨于合理,小麥、稻谷和玉米的庫存結構與消費結構更加匹配,目前中國糧食安全沒有問題。
然而,包克辛同時表示,糧食安全沒有近憂不等于沒有遠慮。中國城鎮化和工業化必將持續增加對糧食的需求,比如城鎮居民對肉食消費就遠遠超過農村居民。同時城鎮化和工業化又不可避免地蠶食著寶貴的耕地。此外,種糧效益偏低導致農民和各級政府的種糧積極性不高。各地農田撂荒、谷物改為經濟作物等現象越來越普遍。
包克辛認為,上述幾點是中國糧食安全最大的問題。改造占耕地面積三分之一中低產田是增加糧食生產的巨大潛力,要有效挖掘這些潛力,必須充分調動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和6億農民的積極性。(觀察者網)
來源:觀察者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