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對“三農”問題作了許多重要闡述,強調了“三農”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提出了“四化同步”、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發展思路,部署了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新農村等重大任務。深刻領會、全面貫徹這些新部署、新要求,必須結合省情、農情實際,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謀劃新思路,采取新對策,再創江蘇“三農”新輝煌。
一、當前“三農”發展已步入一個新的戰略階段
1.農業的保障能力持續提升,特別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較高水平。近幾年農業的發展形勢很好,糧食“九連增”,“菜籃子”物豐效升。這得益于農業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農業科技支撐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產業政策的支持保護以及氣候條件的友善,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有理由說農業生產力水平已躍上了一個新臺階,支持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基礎日益穩固。
2.農業的經營形式不斷創新,特別是組織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來在農業生產經營機制中不斷植入工業化的經營理念,公司化經營、專業化合作以及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大量涌現,且單體規模不斷擴大,其組織化程度達到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高度。這極大地優化了農業生產經營機制,農業生產經營領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適合江蘇省情、與現代農業相適應的經營機制雛形已經顯現。
3.農業的比較效益明顯改善,農民的收入能力明顯增強。江蘇省通過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和規模化水平,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拓展農業功能范圍,從而顯著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為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的增加增添了新動力;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從事生產效率更高的職業,同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也創造了大量二、三產業就業機會,有力推動了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通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農民手上的房屋、土地等資源要素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利用市場化、資本化途徑使其產生財產性收益,顯著提高了農民租金、紅利等收入。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