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果在北方種植,能種活嗎?在北方長大的南果,吃起來如何?一百多元一公斤的采摘價,有人買嗎?耗費巨大人力物力種出南果,值得嗎?盡管從1999年北京首次試種南方水果至今已有14個年頭,但關于南果北種的種種問題直到今天還頗受關注。近日,記者實地走訪大興、懷柔、昌平等區的南果種植園,現場了解到北京郊區的南果種植情況。
南果能北種 不再分“枳橘”
北方的春天姍姍遲來,一場不期而至的春雪,讓仲春二月乍暖還寒,京郊大地上除了剛剛返青的麥苗,很難覓到一絲綠色。然而在南果種植園里,已是一片姹紫嫣紅。竹節海棠含苞待放,竹蕉正長得紅紅火火,幾米高的香蕉樹上一掛掛香蕉已接近成熟,橙黃色番木瓜和枇杷果在綠葉間和游客玩起了捉迷藏……在大興區長子營鎮的南亞南果種植園里,6000多平方米的連棟溫室放眼望去一派生機盎然,讓人懷疑是不是誤入熱帶。盡管外面還稍顯寒冷,但溫室內超過20℃的長年溫度,保證了室內這些熱帶果木的開花、結果。“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典故,在今天有了新的變化。
說起北京種植南果的歷史,要從十多年前開始。
經考察研究,1999年,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引進了“園優一號”番木瓜,在昌平區小湯山鎮、通州區城關鎮、房山區葫蘆垡鄉三地進行試種。
“種植番木瓜的第一年,我們就遭受了打擊。”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南果專家許永新說。
試驗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前期長勢喜人的種苗沒有經受住冬季低溫的考驗,幾乎全軍覆沒。但也是這次失敗的試驗,讓技術人員看到了希望,因為他們可以確定,在北方的溫室環境下,如果能保證溫室內溫度,再經過適當的土壤改良,種植熱帶水果不是沒有可能。2000年,他們又引進“穗中紅”、“興農一號”等品種進行試驗,并重點對溫室溫度、濕度等環境調節的技術進行試驗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2002年年底,“穗中紅”番木瓜在小湯山成熟,番木瓜試種取得首次成功。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