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回升和春耕臨近,為了更好地做好農戶余糧玉米收購工作,國家發改委等5部門日前下發緊急通知,對該省國家臨儲玉米收購政策進行了調整。與此同時,考慮到東部山區農戶賣糧難的問題,吉林省啟動省級臨儲玉米收購,開收等外玉米,幫助農戶減損增收。
據介紹,此次吉林省國家臨儲玉米收購政策的調整主要有兩個方面:針對吉林省東部山區高水分玉米烘干產生的色變粒,按正常玉米實行敞開收購;在有關部門認真測算的基礎上,放寬玉米水分扣量標準。針對東部山區等外玉米出售難的問題,吉林省出臺了相關政策,啟動省級臨儲玉米收購措施,開收等外玉米。
調整后的吉林省國家臨儲玉米收購水分扣量標準以三等玉米標準品(水分14%)為基礎,自然水分含量在14.5%至30%(含14.5%,含30%)之間的,每高0.5個百分點扣量0.65%;自然水分含量在30.5%至37%(含30.5%,含37%)之間的,每高0.5個百分點,在扣量0.65%基礎上,增扣量0.025%;自然水分含量超過37%的,每高0.5個百分點均扣量0.825%,低于或不足0.5個百分點的,不計增扣量。
按照國家去年出臺的臨儲玉米收購政策,吉林國家臨儲玉米掛牌收購價格(國標三等14%水分)為1.06元/斤,相鄰等級差價0.02元/斤對實際水分含量高于標準規定的玉米,以標準品(水分14%)為基礎,按照1∶1.65水分折扣標準執行。
相比該標準,放寬后的水分折扣標準能夠使農戶手中自然水分不超過37%的玉米余糧賣上一個相對好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導農戶盡快售糧,提高種糧收入。
然而,玉米貿易購銷不暢、臨儲玉米收購有嚴格質價政策,吉林省部分農戶手中的等外玉米則成了難題。
考慮到國家臨儲玉米收購質價有既定標準,而農戶手中的等外玉米送售國儲庫點的過程中容易遭遇退車,為此,吉林省政府啟動了省級臨儲玉米收購,開收等外玉米,緩解區域性賣糧難題,幫助農戶減損增收。
來源:糧油市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