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健康飲酒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國進口葡萄酒處于爆發式增長狀態。僅2010年和2011年,葡萄酒進口金額增幅分別高達76.5%和80.9%。作為進口葡萄酒的進口重點區域,深圳進口葡萄酒發展狀況如何?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怎樣揚長避短取得更大發展?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門采訪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酒類專賣管理辦公室主任姚翀鴻、深圳市酒類行業協會會長謝寶及深圳市葡萄酒行業協會理事長叢日光。
深圳進口葡萄酒起步早發展快
“縱觀國內葡萄酒的發展,進口葡萄酒可以說始于深圳。具體來說,進口葡萄酒發展大致可分三個階段。”深圳市葡萄酒行業協會理事長叢日光向記者娓娓道來。第一階段為改革開發前,當時國內的葡萄酒是鮮有人問津的,即1980年前進口葡萄酒銷量幾乎可忽略不計。隨后進入緩慢發展階段。1980起,進口葡萄酒自深圳起緩慢發展,到1996年達15萬噸銷量、約2000萬瓶。從1997年起至今,進口葡萄酒迎來飛速發展,銷量從1996年的15萬噸、約2000萬瓶發展至2012年的150萬噸、約20億瓶,增長了十倍。這一時期的葡萄酒自深圳開始后,由南到北,從東至西走向全國市場。目前,經深圳進口的葡萄酒約占全國總量的近十分之一,深圳直接消費的葡萄酒中,進口酒占據了半數以上市場份額。
據深圳市酒類行業協會會長謝寶介紹,深圳進口葡萄酒進口量最大的是以美國和智利等國為代表的葡萄酒新世界產區,因為這類酒口味適合國內大眾、產品供應有保障。此外,它們在價格上也容易被接受,特別是100元以下產品由于享受關稅優惠,對消費者來說更具性價比優勢。
為了規范行業發展,深圳在1996年成立酒類專賣管理辦公室,自此深圳進口葡萄酒在政府的引導下迅速發展。記者從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酒類專賣管理辦公室主任姚翀鴻了解到,2012年,深圳市參與經營進口紅酒的企業超過800家,酒莊、專賣店1000余家,商家以品鑒會、團購等銷售方式進入國內市場。目前,深圳市面上的進口紅酒品牌數以萬種計,價位從數十元的普通佐餐紅酒到標價數萬元的拉菲,可謂應有盡有。
地緣與人才物流優勢成制勝關鍵
來源:深圳特區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