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泰銖貶值浪潮一浪接著一浪,亞洲經濟市場被國際投機商攪得天翻地覆,金融危機的爆發讓亞洲各國風聲鶴唳;十多年過去了,2013年的今天,日元貶值無休無止,一股暗流在看似平靜的湖面下涌動,這次日元貶值帶來的后果是否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翻版?國際大宗農產品是否深受影響?中國又將如何應對?在這場貨幣戰爭中,我們不能只是看客。
全球:
波動不改企穩大勢
就目前情況而言,日元貶值對全球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并不是很大,料趨勢將企穩
2月,在莫斯科閉幕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盡管對市場熱議的貨幣戰爭話題采取了回避的態度,但隨著日本等國競爭性貨幣貶值政策的出臺,全球范圍內貨幣貶值序幕已經徐徐拉開。
曾于1997年,在亞洲土地上“興風作浪”的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這次更是利用日元貶值獲利10億美元,賺得個盆滿缽滿。
隨著亞洲開發銀行前行長黑田東彥3月20日就任日本央行行長,業界對日本延續寬松貨幣政策以達到2%的通脹目標更加篤定。而在日本近期日元猛跌、股市狂漲之后,不少業內人士更是預測,日元貶值第二季將拉開大幕。
由于日元貶值,目前在美國市場銷售的日系車的平均單價降低了1500美元,而按美國汽車界測算則降低了5700美元。分析認為,日本汽車已經全面恢復,新車質量力壓美國“三大”,如果日元持續貶值,美國汽車或將再次上演“底特律災難”。
據相關資料顯示,伴隨著日元貶值的一系列動作,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成交量下滑,也讓全球農產品著實“出一身汗”。究竟日元貶值對全球大宗農產品影響有多大?為此,記者采訪了天琪期貨谷物期貨研究員董建業。
董建業在接受采訪時說,就目前情況而言,日元的貶值對全球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他說:“就國際上來講,2012年7月之前,由于受到美國干旱的影響,國際上以大豆為首的農產品開始大張,但是從7月份以后,旱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嚴重,導致了國際上大宗農產品價格一路走低,直至現在,仍處于下跌狀態。”
來源:新農村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