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研究團隊,日前在國際上率先完成了小麥a基因組和d基因組的草圖繪制,開啟了全面破譯小麥基因組的序幕。
隨著基因組學的發展,水稻和玉米的基因組相繼被破譯,但小麥基因組測序研究卻一直困難重重。養活了全球40%人口的普通小麥是一個異源六倍體,由三個原始祖先物種兩次天然雜交而來,含有a、b、d三個基因組。普通小麥基因組數量大而復雜,是水稻基因組的40倍,人類基因組的5.5倍。
利用四年時間,由我國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通過新一代測序技術,首次完成了小麥a基因組供體烏拉爾圖小麥的的測序和草圖繪制,鑒定出34879個編碼蛋白基因,發現了3425個特異基因。科研人員介紹,小麥a基因組中的抗病基因要明顯多于水稻、玉米和現在種植的普通小麥,還鑒定出一種叫做tugasr7的基因,可以有效控制小麥的籽粒長度和千粒重。
增產5%,也就意味著可以多為全球提供1億4千萬人口的糧食供給。在小麥a基因組研究成果發表的同時,由中國農科院和華大基因研究院組成的科研團隊,也完成了小麥d基因組供體——粗山羊草基因組草圖的繪制。
[視頻]【我科學家繪出小麥ad基因組草圖】小麥進入分子生物學品種改良時代我科學家繪出小麥ad基因組草圖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