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之痛——豬農的三月
主編:熊曼琳
記者:侯珍瑪
攝像:毛云李
一、
近段時間,生豬價格一路跌跌不休。從春節前的將近九塊錢,一路跌到現在6塊多錢。這樣的價格已經跌破了大多數養殖戶的成本。為什么每隔三四年,生豬價格就會像過山車一樣產生巨大的波動?現在養豬戶的日子過得怎么樣?我們的記者分赴浙江、河北和陜西進行了調查。今天我們首先先來關注浙江嘉興。
我們到達竹林村的這天是村民顧海民賣豬的日子,現在正在過稱裝豬,價錢在十分鐘前剛剛談好。顧海民告訴記者,今天的豬價6塊錢都算高的,5塊8的都有,及時6塊錢的時候,自己也虧二百到三百。每斤6塊錢的價格賣了虧錢,可對未來的市場顧海民也并不看好,權衡之下,他只能無奈的接受現實。
她叫徐文英,是竹林村專門給養豬戶聯系買家的經紀人,今天,她幫顧海民賣了32頭豬。這一刻,顧海民一年的辛苦馬上就要得到兌現。對于一個養豬戶來說,生豬出欄的時候就像是農民豐收的時候,可這一刻,拿著賣豬的錢,看著即將拉走的豬,顧海民的臉上一點都沒有豐收的喜悅。
為了了解現在生豬市場的行情,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又找到了經紀人徐大姐,她正帶著杭州蕭山的豬販,在竹林村附近的鳳橋鎮收豬。徐大姐今年50歲,多年來家里一直養豬,但因為養豬的風險高,多年來也認識了很多買豬、賣豬的人,久而久之,逐漸做起了經紀人的買賣。兩人協商了一會,談好了價格。
老沈顯然對目前的價格很不滿意,一邊和收豬人討價還價,一邊抱怨,現在的豬價基本上都是豬販說了算。而收豬的豬販告訴我們,現在出欄的生豬比較多,市場上的豬肉價格又一直下跌,他們的生意其實也并不好做。徐大姐不停的接著電話,昨天蘇州的朱老板又來買豬了,安頓好這邊的生意,徐大姐趕忙前去匯合,帶著朱老板去挑豬。看了一圈,朱老板似乎并沒有看上這家農戶的豬。
嘉興市新豐鎮竹林村賣豬經紀人徐文英說:“太大了,體型不好,太肥了,賣不掉,他不要,回去賣不掉這個豬。”無奈之下,徐大姐只能帶著朱老板繼續尋找買家。
來源:cctv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