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低耗,綠色生態,轉型升級,持續發展。”3月29日~31日于四川成都舉行的2013中國小麥和面粉產業年會,圍繞這16字主題展開交流碰撞,此也為今年小麥和面粉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會長白美清在會上表示,當前稻米和小麥加工業都出現了“稻強米弱”、“麥強粉弱”的現象,虧損面有所增加,市場風險加大,因此要在緊平衡中求平衡,在高通脹中保穩定,在國際化中能自主,在多風險中謀發展。
他認為,糧食安全的關鍵在于實現“兩鏈結合”:建立從生產到消費全過程的安全營養的綠色生態供應鏈,同時建立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全社會的監管鏈,使二者落到實處、緊密結合。
白美清同時呼吁,糧食行業要以迎接“新的技術革命”為新起點,把創新驅動融入整個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盡快成為創新型產業和企業。
2012年全年,我國累計進口小麥368.9萬噸,較2011年增加244萬噸,是2005年以來進口小麥數量最多的一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副主任程國強對此現象表明觀點:“從戰略上看,今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進口國外農產品,利用境外農業資源將不可避免。”今后我國保持糧食供需基本平衡、糧價基本穩定的任務將更加艱巨,糧食宏觀調控的難度會更大、要求也更高。程國強表示,要積極推動改革現行價格支持政策,逐步向市場扭曲較小的直接補貼轉型,試點探索差價補貼、與糧食生產掛鉤的直接補貼等符合wto國際規則的支持政策,盡可能地減少糧食支持保護制度對市場的干預和扭曲。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強民分析認為,小麥飼用消費量的變化,是這兩年影響小麥市場最為重要的因素。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目前國內玉米價格顯現疲軟之勢。小麥用于飼料消費的數量大幅度減少,國內小麥供給由過剩轉為不足的過程就會停滯或是改轉。
來源:糧油市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