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肇東市東安村農戶王黎軍家里的60萬斤玉米,只賣出去了一半。由于水分高,收購價并不理想,30%水分的玉米只賣到0.83元/斤。要不是擔心霉變,這個價格他真不忍心賣,一畝地僅掙不到200元。
這兩天,天氣終于開始轉暖,王黎軍正忙著把剩下的玉米放在院子里晾曬,院子里房前屋后幾乎都被玉米堆鋪滿了。不是他不想把玉米全部脫手,而是目前本地的收購商基本上已經都收足了,想賣也難。王黎軍說,這是因為去年東北玉米增產,供大于求,再加上今年玉米水分大,很多收糧點都認為達不到收購標準所以拒收。如果把糧拉到外地去賣,運輸費又是一筆成本,那就真的一分錢也掙不到了。
王黎軍告訴記者,目前村里農戶手里的余糧大概還剩四成,因為沒有人收,只能干著急。
像王黎軍一樣,農戶都趁著天暖把玉米晾曬起來,去去水分,打算等到七八月份秋糧下來前,玉米市場青黃不接的再賣,沒準兒那會兒價格還能高一點。
然而晾曬也擔著不小的風險。目前東北氣溫回升快,一定程度上壓縮了玉米的烘干時間,高水分玉米降水十分困難,因此一旦后期東北產區玉米出現大量霉變,將導致玉米變相減產,降低市場供給。
國家發改委等5部門日前下發緊急通知,對吉林省國家臨儲玉米收購政策進行了調整。同時,考慮到東部山區農戶賣糧難的問題,吉林省啟動省級臨儲玉米收購,開收等外玉米,幫助農戶減損增收。
盡管國家對東北的玉米臨儲收購持“放開”態度,但受限于黑龍江上市的高水分玉米過于集中,目前政策只是遏制住行情進一步下滑,提振作用尚未顯現。
按照往年習慣,進入3月,黑龍江省秋糧銷售應已接近尾聲,農民已開始準備春耕生產。但由于今年收購緩慢,春耕進程也將延遲。“看這天剛暖和,還要20多天才能播種,比往年晚了7~10天。”王黎軍說,起碼要等到谷雨后。
最讓王黎軍郁悶的是,往年他早就拿著賣玉米的錢去買農資了,可今年只能管親戚借錢才能把買農資的錢湊齊。
好在目前東北氣溫上升快,估計延期播種對玉米生產的影響不大,不過還得看后期老天爺給不給力。
水稻育苗也同樣受天氣影響而推遲。往年早就能育苗的水稻,可肇東市寶山村種糧大戶單玉恒看著自己地里還凍著冰,估計要到4月10日才能育苗。(白舒婕)
來源:新農村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