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采茶時,清明節前期,正是明前茶采摘的好時節,昨日,記者沿環湖路,從信陽董家河、浉河港、譚家河等幾個茶葉主產區一路走來,發現茶鄉到處一派繁忙景象。
沿環湖路走進茶鄉深處,目之所及盡是一片連綿起伏的蒼翠茶樹,經歷了長時間的蓄勢待發,毛絨的嫩芽開始欣喜地嶄露頭角,傳遞出2013年信陽毛尖成熟的訊息。在有“茶王之鄉”美譽的浉河港境內,記者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幾百米的高山,種的全都是綠油油的茶樹,三五成群的茶農帶著草帽,嫻熟地采摘著茶葉。
剛去茶葉市場賣完茶葉的茶農彭大爺,又拎著空筐上山了。他告訴記者,他們從十幾天以前開始采摘新茶,每天都是凌晨起來采摘,中午時候趕往茶葉市場賣掉,“我們家有四五十畝茶葉,雇了50多個采茶工人,天氣好,茶葉冒得快,都忙不過來,一天平均能采100多斤茶葉,一畝地算下來,能掙一兩千元錢?!?/p>
在一塊靠近公路的茶葉地里,幾個從駐馬店正陽過來的采茶女工,正在忙碌著。她們中大部分人,已經是第四年來信陽,雙手上下飛舞之間,就能感覺到她們日漸嫻熟的采茶功力,不一會兒空筐里裝了不少嫩芽?!拔覀兪前唇锼愕?,一斤三十多元錢,多的時候一天能摘兩三斤?!币晃徊刹韫ず陀浾呓徽剷r說。
在茶鄉,沿途新修的水泥路似乎比往常忙碌了許多,路上不時能看見茶農騎著摩托車、電動車,載著一筐筐新茶往茶葉交易市場趕。在路過的兩個茶葉市場內,幾乎可以用人頭攢動來形容,記者想拍張照,竟沒有了下腳之地,也許一腳下去就踩著了放在地上的茶葉嫩芽。在胡灣茶葉交易市場內,還沒走近,就遠遠望見嫩綠的新芽,聞到縷縷清香,聽到了討價還價之聲,一派忙碌景象,讓人欣喜。
“你看我這茶葉多好,你給的價錢也太低了吧!”“這已經夠高的了,就值這個價。”剛趕來的茶農老吳正和茶商商量價錢。
已經從事20多年青葉收購生意的朱富兵,當日收購了100多斤茶葉。“這還不算多,多的時候可以收300多斤。”朱富兵說,今年他的收購價格,基本上在100元以上,“從今年的茶葉市場走勢來看,我感覺這樣的青葉收購價格還是偏高的。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