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頭茬龍井每斤8300元至8800元之間去年18萬一斤的“天價龍井”成為一去不復返的神話———
清明時節,新茶上市。一直被稱為高端茶葉風向標的明前西湖龍井價格大幅跳水,備受關注的頭茬茶價格更是在連續十年的高速上漲后,首度回落。
除了價格下降外,各界有關明前龍井的炒作在今年也收斂了不少,往年備受關注的茶王拍賣會今年宣布取消,這讓去年18萬一斤的“天價龍井”從此成為一去不復返的神話。采訪中,龍井村的茶農紛紛表示,“炒作讓我們很受傷,看上去價格是炒上去了,但西湖龍井卻因此而變得魚龍混雜,久而久之人們對西湖龍井失去信任。理性的回歸對龍井來說是件好事。”
茶農故事
茶農盼望龍井價格回歸理性
龍井村183號的汪英男家在十里鋃鐺的山腳下。記者經過她家時,她正用炒茶機烘干新采茶葉的水分,“這是第一道工序,之后還要用手工再翻炒。”從小在龍井村長大的汪英男說自己小時候就跟著父母種茶采茶炒茶賣茶,現在已經60多歲的汪英男說自己吃了大半輩子茶葉飯。“從一個采茶姑娘變成了采茶大媽。”汪英男的性格跟她的名字很像,帶著點豪爽。
她向記者展示正在炒的新茶,“這是從我家的老茶園摘下來的,你看,基本都是兩片葉子包一個芯兒,大小都差不多,這是上好的龍井。”她關掉機器請記者去院子里坐著喝上一杯,“這樣的茶葉在茶館里要賣50元一杯,你嘗嘗,不買沒關系。”
經過第一道工序翻炒的新茶被汪英男倒進了手工炒茶的鍋里,她一邊炒茶一邊回答記者的問題,但眼睛一直沒有離開茶葉。“這是一道技術活兒,火候大了小了都不行。炒出來的茶葉不好喝。”汪英男說自己特別喜歡自家的茶園,也傾注了大量心血,從施肥開始到收獲,整個過程,“除了采茶工是我雇來的,其他所有環節我都親自上手。我對茶葉有感情啊。”
她告訴記者,大約4斤半左右的鮮茶葉能炒出一斤茶葉來。家里雇的8個采茶工一天每人也就摘4斤半左右的鮮茶葉。家里2畝茶園明前新茶也就能產出不到200斤的茶葉。“第一茬的茶葉去年賣到2800-3000元一斤,今年我賣的是1800-2000一斤。”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