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右玉縣大力發展畜牧業,畜牧業已成為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尤其是羊產業更是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羊產業已成為右玉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支柱產業。
在右玉縣新城鎮鄧家村肉羊養殖園區,養羊大戶劉云正在給小羊羔添加飼料,老劉是右玉縣新城鎮鄧家村的一個普通的農戶,因為養羊,他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現在他的存欄羊已發展到200多只,光這一項就有幾十萬的資產。
劉云告訴記者:“以前我光種不養,收入就少,種一、二百畝地收入萬數來塊錢,自從我我現在搞養殖,養了200只生產羊,能下個二百七八十個羊羔,為啥要搞養殖,因為收入大,現在村里人常說,“羊一千、牛一萬、葫麻五塊半”,農民的收入多了,我養殖又有了糞,上在地里頭,種的是莜麥、玉米,種了一百畝莜麥,能產個3萬來斤,種的50畝玉米,糞多了,產量提高了,能打個4、5萬斤這個種植,合起來就七、八萬斤,這些糧食當飼料喂了羊,羊就長的大,長的快,所以我的羊值錢,一只羊就能喂成70來斤,毛重一斤14塊錢,就一千多塊錢,一年產兩茬羔,收入就大了,一年我毛收入就有20多萬,4、5口人一人平均4、5萬,挺好過的光景。)
右玉縣給出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小規模的養殖戶向家庭適度規模養殖發展。說到了黨的好政策,老劉更是向記者道出了他自己的“中國夢”:“自從市委王安龐書記來我們村下鄉,又給我們講了十八大的精神、政策,下一步,我要帶動全村人共同搞養羊,共同致富。我自己也還要往大了擴展,要養500只羊,全村人養6000到7000只,帶起頭來,一年我準備毛收入100萬,市委王書記在這下鄉我這個信心也更足了,黨的政策也寬了,農民要盡快的富起來?!?/p>
像劉云一樣,右玉縣家家戶戶搞養殖,據統計,2012年右玉縣羊的飼養量達70多萬只,養殖戶戶均收入2萬元。養羊已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途徑。與此同時,右玉縣積極推進綿羊良種建設,道賽特、杜泊、小尾寒羊等國內外著名肉羊品種經過多年擴繁和廣泛應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先進科技,已具有相當規模和生產能力。通過一系列的良種改良建設,右玉縣的肉羊已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搖錢樹”,老劉的“中國夢”也一定會實現。
來源:黃河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