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暫停活禽市場交易后,市政府發文對家禽養殖戶給予一定財政補貼。東廣記者昨天從多家菜市場了解到,對原有活禽交易區的補貼,一些市場已先行墊付,而對近期普遍出現的水產品和蔬菜批發價接連上漲,光靠市場補貼和商販薄利多銷遠遠不夠。請聽報道:
徐匯區的茶陵菜市場,最里端的活禽交易區已關了好幾天,玻璃窗上醒目地貼著市政府關于暫時關閉活禽市場交易的通知。經理孫元生說,對此前撲殺的活禽,他們已先行補貼:
[實況]當時宰殺了活雞58個,鴿子38個,政府政策還沒有出來,我們公司先補償,按照30多元一個,成本大概是差不多的。另外,哪一天開始停業到哪一天開業,這段時間攤位費全免。
關閉后的活禽交易區顯得冷冷清清,連帶著一旁的豬肉等冷凍肉制品攤位也是門可羅雀。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魚蝦類攤位前倒是人頭攢動。盡管生意比之前好些,但賣魚的孫師傅高興不起來。他說,這兩天幾乎所有品種的魚,進價都漲了一成多,仔細算算,反而賺得少了:
[實況]一般性魚都要漲2元一斤,原來青魚進來6元多,現在漲到8.2元了,就這幾天,還要漲。現在只有慢慢往上漲了,利小了,沒辦法。
一旁的張師傅賣蝦有好多年了,在她印象中,除了過節,蝦產品是很少會連漲幾天的。批發商給出的漲價理由是貨源緊缺,可在她看來,銷量還不至于好到賣脫銷:
[實況]比如說這個白米蝦,本來25元一斤,現在28元,今天是30元,沒有理由,我們進貨的時候,他說現在緊缺的時候,就漲價了。(那你覺得貨緊缺嗎?)比之前多了一點。
蔬菜類雖然不像海鮮、河鮮漲幅那么大,但一些綠葉菜的價格也出現了一定上漲,比如黃瓜貴了5毛,金針菇貴了近一元。很多攤販說,現在只能慢慢提價,因為漲多了顧客受不了,不漲他們自己受不了。
黃浦區的蒙西菜市場也出現了類似情況。禽類不賣了、豬肉賣不動,牛肉、海鮮和蔬菜的價格直往上竄。經理王鳳岐說,他們市場里有十幾個自產自銷的蔬菜攤,不存在批發價,現在只能寄希望于他們賣得便宜點,能把大價格壓下來,但對于其他品種,就沒辦法了:
[實況]我們現在沒辦法,他們批發漲了,零售就要漲了,他就根據拿的價錢再漲。這個源頭在哪?在批發。
來源:東廣新聞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